下一篇4 2016年4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网上供销”走向新常态

□ 朱婷婷

 

    核心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山东省滕州市供销合作社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改革重点,全面促进电子商务与现有网络资源的深度融合,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形成覆盖市、镇、村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终端网点,帮助专业合作社、农资门店、种植和养殖大户对接电商,建设具有供销特色、双向供需、上下联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体系。

    日前,山东滕州供销电子商务公司与全国电商平台“供销e家”实现对接,“中国·滕州网上供销合作社”上线运营,并将这一电商平台命名为“滕州供销商城”。该平台的创立和上线运营,标志着市供销合作社探索“互联网+供销合作社”发展模式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全市农村电商工程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网上供销”模式初探

    “滕州供销商城”是市供销合作社依托滕州供销电子商务公司搭建的一个电商平台。来到该平台所在的运营场所,可以看到数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忙碌。滕州供销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李德伟说,该处运营场所配备工作人员12名。他们负责在后台搞运营,一方面提供类似淘宝购买模式的服务,协助买家通过平台网上交易;另一方面融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农民提供农技、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咨询、调研与培训服务。

    “平台首期建设已与30个农资经营网点展开合作,并利用基层网点,在线上推广农特产品。目前,在平台上线的土特产品达到20多种。”李德伟说,由于供销合作社系统有着健全的网点基础,特别是农村基层网点众多,为平台稳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认识和接受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虚拟的电子商务在前期要依托实体经营来推广,既要有线上丰富的功能,还要有线下的实体支撑。”滕州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周茂林如是说。据介绍,目前,市供销合作社共有480家农资经营网点和1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这些遍布城乡的实体网点,成为供销线上经营的资源优势。”

“实体+网售”风生水起

    “滕州供销商城”的上线运营,是滕州供销电子商务公司“试水”“互联网+供销合作社”发展模式结出的硕果。据李德伟介绍,自供销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该公司围绕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型电商产业,还推出了“供销电商体验店”这一网销平台,彻底将供销超市搬到网上。

    在一处供销电商体验店,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网上订单。“我们体验超市主营新鲜蔬果、本地农特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等,部分商品附带二维码,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实现农特产品的线上挑选、线下验货。”体验店负责人王彤说。据统计,该电商体验店运营前3天,访客累计超过1万人次,实现营业额万余元。

    “实体网络是我们开发网上营销模式的优势所在。目前,在打造‘实体+网销’模式中,我们所依托的正是供销电商体验店。”李德伟说。找准切入点后,该公司制定了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设100家电商实体体验店,打造300家供销合作社电商加盟商,并利用手机APP、微信等平台,实现“网上订购服务,线下实体就近操作”。

农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无论是“滕州供销商城”的上线,还是“供销电商体验店”的建设,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农民群众。

    “以前土豆全靠自己出门推销,由于长期积压,价格越卖越低。前几天,我们委托供销合作社在网上销售库存土豆,仅一天就卖出了12吨。”贵通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洪贵说。据他介绍,通过供销网络销售渠道,预计销售收入将增加20%。

    “农村电商被各方看好,但是做出合适的产品、真正服务好农民,并非易事。”周茂林表示,目前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电子商务要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落地生根,就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真正搞些接地气、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举措,唯有这样,才能实现长足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