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十三五”末宁夏枸杞产值将超300亿元 枸杞质量标准建设迫在眉睫


    本报讯 日前,从在北京召开的“宁夏枸杞质量标准建设高层座谈会”上获悉,计划到“十三五”末,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枸杞总产量达到25万吨(以干果计),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枸杞制品出口率达到20%以上,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宁夏是枸杞原产地,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全区枸杞种植面积占全国45%以上。宁夏自治区副主席曾一春告诉记者,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枸杞产业作为宁夏最具地方特色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坚持特色、高效、高质、高端“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枸杞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宁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增产最具潜力的富民产业。

    “在宁夏枸杞产业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产品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低;品牌多而不精;农残等质量安全标准缺乏,出口受贸易壁垒制约日趋凸显等问题。为提升宁夏枸杞竞争优势,急需解决枸杞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制约瓶颈。”宁夏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马金元说。

    “一手兜底线,一手拉高线。”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枸杞质量标准建设既是强制性的“底线”“门槛”,也是倒逼产业发展的标杆,对促进宁夏及中国枸杞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巡视员陈友权介绍说:“农业部正在着手制定枸杞农残限量标准,以解决小宗作物农药登记问题。只有登记了才有标准,才能农药避免滥用。同时,还要加强农民科学用药指导,强化专业化统防统治。”

    “与人参、茶叶等中国传统产品一样,因为其他国家鲜有生产,枸杞在出口时常常遇到质量标准缺乏、贸易壁垒制约等问题。”农业部药检所所长周普国提出,“我国作为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主席国,未来将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逐步推动枸杞国际标准的制定。”

    宁夏自治区副秘书长王凌、农牧厅厅长王文宇等表示,打造“中国枸杞之都”,宁夏在枸杞质量标准建设上责无旁贷,将尽快建立地方标准,再争取将地方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同时,加强品牌保护,严打“李鬼”,真正体现宁夏枸杞身价,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产品。

(曹 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