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4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融入“互联网+”时代大势所趋

□ 河南省长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张永政

 

    核心提示

  经济下行,农信社传统的信贷盈利单一模式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要大胆借鉴互联网思维,整合产品和服务,简化流程,丰富功能,转变营销模式,扩张助农取款服务点,建立“农信村村通”,完善“金融便利店”,要真正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金融企业只有树立互联网思维,并能紧密联系实际将这种思维有效落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改善自身的经营和发展模式,才能在未来的竞争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来看,互联网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用户思维,从“客户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用户体验至上,得用户者得天下。二是简约思维,外在部分足够简洁,内在部分操作流程足够简化。三是迭代思维,允许产品不够完美,根据客户建议进行调整,快速迭代。四是平台思维,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五是大数据思维,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通过快速搜集和处理数据,发现并创造商业价值。六是跨界思维,敢于自我颠覆、主动跨界,占领传统企业的领地。

互联网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

    传统金融业面临的互联网冲击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电商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冲击。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末,中国网民6.18亿,互联网普及率45.8%,手机接入互联网用户5亿人,年增长率19.1%,网民80后、90后占主导地位,理财、服务依赖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突破市场准入,抢滩金融市场,如:阿里支付宝下的余额宝,融资巨大、参与人数多,令人震惊。二是电商建立的“金融王国”的冲击。IT行业进军互联网金融,蚕食传统金融业,在自己的系统内形成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相对封闭的闭环。如:京东金融发展部,3分钟可完成自动化审批、风险控制和放款。专做特卖的唯品会,提供消费信贷,在三四线城市网罗了一大批家庭实力较强的妇女为主导的用户4000万户。上述做法均对传统金融业发展造成了冲击,正在对传统金融未来的发展提出挑战。

融入互联网的做法

    为尽快融入互联网,现行的传统金融机构丝毫不敢迟疑,纷纷在业界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适应用户的需求。

    一是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出P2P业务,借款人70%以上是个体工商户,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上浮40%,2013年贷款规模做到60亿元,2014年达到了200亿元。

    二是兴业银行于2013年12月11日,全面升级银银平台理财门户,推出集产品供应、资产管理、市场营销于一身的“钱大掌柜”。

    三是中国工商银行于2015年3月23日发布了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和一批主要产品,是我国第一家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商业银行。

    四是中国农业银行将互联网金融上升到全行战略层面,组建网络金融部,与电子银行部合署办公,推进金融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

    五是交行将互联网金融作为事业部业务进行探索,大力推进。

    六是邮政储蓄银行于2015年12月9日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已获银监会批复,引入了瑞银集团、摩根大通、中国人寿、中国电信、蚂蚁金服、腾讯等十大战投,整体融资规模达451亿元,是五年来中国金融企业最大的股权融资。与蚂蚁金融和腾讯合作,使邮储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进入了快车道。

适应“互联网+”时代策略

    经济下行,农信社传统的信贷盈利单一模式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要大胆借鉴互联网思维,整合产品和服务,简化流程,丰富功能,转变营销模式,扩张助农取款服务点,建立“农信村村通”,完善“金融便利店”,要真正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网点布局,面要宽、点要精准。在物理网点方面:“面”上要扩张,占领市场角角落落,不留盲区;“点”上要精准、精细,服务贴心、便捷,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在虚拟网点方面:要加快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完善服务功能,加快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化进度。

    适时调整管理架构,资源重点向新业务倾斜。在扎实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要切实加大科技支撑,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业务和新的服务方式,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健全激励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人、财、物、时间等资源要重点向新业务倾斜。

    加快业务转型,产品创新要有前瞻性。加快改革步伐,提升监管评级,逐步改变信贷收益单一模式,投资收益向多元化转型。如:发展股权投资(投贷联动)、债转股、金融租赁、风投、上市、理财、票据、保险、保理、信托等业务,实现收益多元化。

    熟悉当地经济环境,学会分析和运用大数据促进业务发展。要增强业务开拓、发展和转型的敏感性,实时掌握当地各种经济数据,科学合理分析运用,正确研判经济形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促进业务经营发展,掌握主动权。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潮流中,要努力做到基础扎实、思维前瞻、科技引领、适时融合,金融服务与时代发展同步,与用户需求同步。

    关注新兴行业。随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思维要超前,眼光要有前瞻性。在经济转型期,及早关注辖内新行业、新能源、新材料、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及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发展走势,紧盯这些行业的发展机会,及时跟进信贷投入,伴随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壮大,实现早关注、早进入、早培育、早收益。

    大胆探索和尝试运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探索建设区域性特色电商服务平台,针对城乡居民、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群体构建O2O平台,获取客户的物流、资金流等信息并进行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探索建设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与本地龙头企业合作,向上下游经营主体提供结算、信贷、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推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与产业集群相结合。

    总之,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便须臾不可离开,我们只有紧跟并融入这个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时代,与之接轨、融入、发展,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快,发展得更为强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