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农商银行发展联盟在浙江省桐乡市联合举办发布会,发布了全国首份系统性农商银行社会责任报告——《农商银行社会责任报告(2015)》,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系列丛书之《互联网与农商银行》、《东亚农村金融与众筹制度研究》也同时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政策研究处处长雷曜,《金融时报》副总编辑赵学锋,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主任何广文,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陈景善,联盟理事长、武汉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小建,联盟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红军,贵阳众筹交易所董事长刘文献,浙江省农信社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祥明,以及来自农商银行发展联盟60余家会员单位及10余家观察员单位的董事长、行长及部分农商银行高管共计160多人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央行权威指导
农商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引发关注
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的号召,落实“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指导精神,更好地推动农商银行服务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大局,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组织专家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收集到了24个省、市、自治区的63家农商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案例,并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指导下,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金融时报、农村金融时报、中华合作时报的鼎力协助下,共同编撰完成了《农商银行社会责任报告(2015)》(简称《报告》)。
《报告》的核心内容围绕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战略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结合农商银行的特点,重点从四个维度展开,对农商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展望。报告设置了31个专栏,展示了农商银行的社会责任实践,提出了“创新、协调、普惠、绿色、精准”的农商银行社会责任理念,总结了农商银行“提升股东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关注员工成长,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环保工作,防范商业贿赂以及履行反洗钱职责、维护金融安全”的六大社会责任,明确了农商银行社会责任的制定和实施路径,展望了农商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新趋势。
本次《报告》还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度关注与肯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为《报告》做序并委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政策研究处处长雷曜在本次发布会上代为致辞。陈雨露指出,履行社会责任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重要时代潮流,是企业参加全球经济治理的基本商业规则,是现代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农商行、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资源,是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报告的出版发行能够对推动广大农商银行正确履行社会责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农商银行社会责任报告(2015)》主编、农商银行发展联盟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红军介绍,截止到2015年末,全国农商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2.05万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35万亿元,近5年来,平均增速为6.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为社会民生、尤其是农村民生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践行普惠金融,用责任和担当铸就了老百姓信赖的金融企业品牌。报告的意义在于向社会展示各地农商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新成就和新经验,一方面,让大家更加支持和关注农商银行;另一方面,强化每一家农商银行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与社会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他还表示,作为全国性的农商银行合作交流平台,联盟将继续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宣传研究、培训交流、业务合作等方面为广大农商银行提供更有力的服务与支持。
拥抱互联网浪潮
农村金融创新成果显著
2015年农商银行发展联盟首度推出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系列丛书之《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研究报告》,在业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与好评。2015年,联盟聚焦互联网+数字金融浪潮,为全面总结农村金融机构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的优秀经验,借鉴东亚邻国农村金融发展理念,农商银行发展联盟联合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机构,历经北京、青岛、杭州、武汉四站调研,遍访百余家农商银行收集一手的数据资料,共同编撰完成了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系列丛书之《互联网与农商银行》及《东亚农村金融与众筹制度研究》。
《互联网与农商银行》是我国全面结合银行互联网金融实践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第一份报告。该报告主要结合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在普惠金融视角下,对农商银行领域的微信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电商平台、P2P业务发展进行了专题性研究。
发布会上,《互联网与农商银行》主编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主任何广文教授指出,在发展互联网过程当中,农商银行有着客户资源丰富、信息对称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互联网金融滞后于行业发展等局限。他建议,农商银行应全方位对外合作、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与电商平台合作、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等共享平台合作、与专业的数据提供商合作。
与此同时,为借鉴周边国家先进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日本、韩国知名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联系,联合中国政法大学共同完成了《东亚农村金融与众筹制度研究》。本书主编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陈景善介绍,这本书得到了日本、韩国最权威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协助,亮点之一在于,介绍了东亚农村金融实务的变迁和最新动态;亮点之二在于,给实务动态加上了规则以及制度建设。
《金融时报》副总编辑赵学锋表示,这三项研究成果丰富了农村金融改革理论研究的成果,将切实指导农商银行转型发展与实践探索,是对农商银行文化的一种探寻与传承。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或金融互联网,技术只是手段,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风控,风控的关键是征信。在经历了互联网金融草根狂欢和野蛮生长之后,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了资本大咖的时代,已经到了传统金融机构显身手的时候。目前从狭义上而言,P2P和众筹之后,资产证券化会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三极。
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理事长、武汉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小建指出,这三本新书通过脚踏实地的详实调研,前瞻性的研究分析,系统总结和反映了农商银行在社会责任领域和金融创新领域的使命责任和具体实践,承载了政府机构、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许,更寄托了农商银行发展联盟作为一个致力于推动农商银行健康快速发展的社会组织的愿景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