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3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社农心连心 齐步奔小康
江苏高邮市社在综合改革中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
□ 徐克祥 袁陈龙 陆业斌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3月18日上午,江苏省高邮市甘垛镇甘宇供销有限公司渔海村农资服务中心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正式开张营业。在现场,新建偌大的门市,人头攒动。来自四乡八邻的村民,纷纷前来选购“五春”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村民们高兴地说,“想不到久违了的供销合作社,现在又回到了我们农村,而且以新的面貌为农民服务,与过去供销合作社相比真是脱了胎又换了骨,我们农民今后种田会更方便了。”另据公司经理吕宏炎介绍,甘宇供销有限公司渔海农资门市部可以为5000多亩农田提供化肥、农药、种子服务,这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前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长期担负农村流通主渠道的供销合作社,不同程度地出现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农民的联系不够紧密的现象。自2014年以来,高邮市抢抓被列为全省13个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根据江苏省、扬州市的部署安排,围绕“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彰显特色”的原则,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扎实推进,重点在基层组织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合作金融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推动了五个“创新”。

    农村基层组织创新。按照基层组织建设“五个有”、“三个联结”、“三大功能”的要求,积极推进具有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双重职能的公司化基层社建设。截至去年,由市供销合作社供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牵头,以苏邮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为主体,分别在卸甲、甘垛、车逻等3个乡镇新建了新型公司化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开展了各种有益于农民生产生活系列服务。

    农资服务平台创新。积极引导高邮市苏邮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构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将配送中心、连锁店、农资超市、庄稼医院、种田大户俱乐部、科技讲堂、专业合作社、社员有机结合,向农民提供放心农资商品、农业技术咨询以及新技术、新品种宣传推广等综合服务。去年,该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占地33亩、仓储面积4500平方米、拥有港池码头的农资配送中心,并在全市各乡镇、园区建立了226个销售网点,发展了55家苏邮农资连锁直营店、加盟店,农资销售服务网络覆盖了全市3/4的乡镇。

    为农服务方式创新。由高邮市供销合作社供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入股50万元,扬州市丰益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粮食收贮服务专业合作社等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注册150万元成立了高邮市供销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联社,为农民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技培训、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贮加工等系列服务,目前作业服务面积已扩大到12万亩(次)。

    农村合作金融创新。为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高邮市供销合作社供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与高邮市阳光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牵头相关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主等18家理事长、法人合股参与,注册200万元成立了高邮市供销农业发展专业合作联社。联社按照社员制、封闭性的原则,积极稳妥开展资金互助服务,为内部成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截至去年底,共实现存贷款95万元,较好地缓解了合作社内部成员资金周转难题。

    农村电商发展创新。抢抓“互联网+”的机遇,积极主动参与农村电商发展。去年8月,经过高邮市供销合作社、高邮市农委的共同努力,该市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了农村淘宝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了扬州市农村淘宝项目建设的先河。目前,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高邮市级运营中心、苏中特色农产品电商体验馆、菜鸟物流基地已正式运行,建成了67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并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阿里巴巴“旺农贷”业务试点县(市)。与此同时,高邮市供销合作社所属兴旺鸭业产销专业合作社投资40多万元与汇银家电签订战略合作,加入乐虎网,自建了苏菱商城,并计划加大投入,进一步搞活网络营销活动,提升产品档次,在扬州东关街旅游景区开设农产品旗舰体验店,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旅游与特产宣传相结合,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高邮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孙海山介绍,尽管目前高邮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改革的宽度和力度还不够,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此,高邮市将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紧扣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的核心,与农民“捆绑”发展,着力在夯实服务阵地上求突破;打造载体,着力在创新服务机制上求突破;积极作为,着力在转变服务方式上求突破;创新创优,着力在提升服务水平上求突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