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最美的答卷
——记江西金溪农商银行双塘支行行长苏斌良
□ 方 圆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础”,这是他的信条。他是江西金溪农商银行双塘支行行长苏斌良。他调至双塘支行后,该支行发生了很大变化,存贷款规模从5932万元到11417万元,不良贷款率从16.6%降到3.41%,利息收入从65万攀升到244万,交出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最美答卷。

    你真的尽力了吗?

    2012年2月,双塘支行面临着严峻困境——各项存款徘徊不前、不良贷款不降反升、员工绩效每况愈下……怎么办?

    苏斌良找网点员工逐一谈心。所有员工都领取到一个题目:“你真的尽力了吗?”大家面面相觑,最终会心一笑。渐渐地,倦怠的人不见了,忙碌的人儿多了。

    双塘地处金溪县和东乡县交界,农产品贸易集中在县城,给吸收存款带来很大难度。苏斌良决定从改善服务入手,用微笑赢得客户。总行组织文明规范化服务培训,每个柜员都认真学习、仔细领会。“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每次培训结束,苏斌良都要柜员在下班闲暇时间认真讲解。其后带领其他员工共同学习、认真执行,从而提升整个网点服务水平。2012年,双塘支行柜员陈丹获得了总行评比的“服务明星”荣誉。整体水平上去了,客户就“闻香而至”了。

    不仅如此,苏斌良还带领员工整体出动,主动出击,找到熟识的客户,拉家常,叙感情,宣传农商行的优势。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全行的共同努力,当年存款净增850万元,其中,苏斌良个人揽储360万元。

    到这个时候,大家才真正掂量出“你真的尽力了吗?”这个题目的分量。

    倾注一份心血

    竹桥村阳光村小组黄栀子生产加工在双塘当地是一项特色农业产业。过去,该村以黄栀子种植为主,由于有技术无市场,产品滞销,村里三十多户种植农户结欠双塘支行26万元,产业眼看就要消失。苏斌良上任后,通过该村干部了解到,欠款户互相观望,有的有钱也不还。

    一个傍晚,他和村支书促膝谈心,确定了三个意图:收回不良贷款;承诺还清不良的农户及时发放贷款予以支持;培植销售黄栀子大户。第二天,村支书就召开了村民大会,村民纷纷响应,之后,三十多户农民全部还清了本息,也开始重拾黄栀子种植。苏斌良为农户建立动态信息台账,将贷款资料送到客户手中,缩短了客户办贷申请时间,并将每户授信额度提升至5至10万元,使他们扩大了栽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

    现在,阳光村小组农户在双塘支行借款,不仅能按季结息、到期还本,还将销售收入存入了双塘支行,80%的农户会使用手机银行。黄栀子种植户已成为双塘支行的黄金客户,阳光村小组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信用村”。

    一场靠毅力取胜的拉锯战

    一笔沉睡了多年的不良贷款,终于还请了本息,靠的是苏斌良这样的勇士,站在队伍的前头。

    2007年,石磊以厂房抵押,在双塘支行贷款37万元用于种植果树,不料遭遇市场不景气,37万元成了一笔呆账,已向法院起诉判决,申请执行程序。2014年9月,苏斌良通过客户得知一浙商近期向石磊承租了已抵押的厂房和土地,租金40万,承租20年,已预付10万,借款人并没有用于归还贷款。苏斌良立刻联系石磊,告知其厂房和土地是银行抵押物,如果要实现交易,必须先还清贷款。

    多次和其协商无果后苏斌良就转从浙商身上下手,告知浙商厂房和土地转让手续不合法,这使得浙商很犹豫。石磊见状,表示先还本息10万。苏斌良多次联系借款人和承租人追讨余下的28万元,通过一年多的跟踪,终于三方达成协议,浙商将30万元还清了石磊的借款本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