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福泉市供销合作社以发展产业为突破口,大力采取发展特色种植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等有力措施,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拓宽就业渠道,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打造农业示范园 实施产业扶贫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福泉市社找到了贫困户产生的症结,“贫”在没有产业支撑、“困”在缺乏发展能力。经研究,市社决定以“发展产业”为突破口,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指导下属企业福江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合作化经营的模式,将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组成“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的发展,建成了江边现代农业示范园。实现了“土地流转让农民稳赚,就地打工让农民好赚,综合发展让农民多赚”的惠民产业。目前,黄丝江边产业园种植面积3000亩(其中公司流转土地1520亩,带动附近农民种植1500亩),土地流转涉及农户382户(其中87户是贫困户),共流转1520亩(其中贫困户有208亩),每年福江公司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120余万元。据了解,产业园年解决农民就业100余人(其中贫困户有37人),年支付农民工资150余万元,江边全寨村民实现人均增收2500元,闯出了一条产业扶贫致富路。
扶持特色农业 实施旅游扶贫
福泉市社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食用菌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大力扶持特色农业,充分利用福江公司龙头企业带动,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民”生产模式,在黄丝新庄成立菌业农民产业合作社,由该合作社引领附近村民发展食用菌,有效实现企业与个体农户有机结合,带动当地农户食用菌种植100亩以上。指导福江公司于2011年成立了以草莓、葡萄、红心猕猴桃、樱桃种植、观赏、生产、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福泉市黄丝镇布依民族风情果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四季赏花、四季品果”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园1000多亩,各类鲜果年产值9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逾10万人,旅游业带动22户农户经营农家乐,年均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乡村旅游业成为黄丝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发展电子商务 实施科技扶贫
当前,福泉市社通过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已经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依托“福泉黔青梦工场”创客公司“智慧福泉”平台及邮政“邮掌柜”平台,市社投入资金2万元在黄丝江边建起了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的体验店,电商发展把城市工业品送下乡村,让农产品进城,市民、村民均能享受到高效快捷的服务的同时,也将成为精准扶贫工作有力推手。
(宋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