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备耕时期,自然,在全国两会上,少不了代表委员对主要棉区植棉面积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关注。作为全国的主要植棉区,新疆尤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年将注重提升棉花质量,从棉花种植端着手棉花供给侧改革;而棉花生产传统区域——湖北天门市,则将“棉改粮”作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具体举措,进行农业转型升级。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华士飞表示,作为我国的优势植棉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依托优质棉花基地,加快棉花产业发展。
多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新疆兵团坚定不移地发展棉花产业,实现了从扩规模、提单产到增效益、提质量的调整和转变,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和惟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华士飞说:“棉花生产事关国家战略物资安全。棉花产业是兵团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兵团经济发展和农业增效、职工增收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棉花收入仍将是兵团尤其是南疆师团职工主要收入来源。依托优质棉花基地,加快兵团棉花产业发展,尤其是棉纺基地建设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近年,在国家对新疆和新疆兵团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及促进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新疆兵团棉花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华士飞认为,首先,国家为挽救棉花产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在新疆启动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希望将棉花的价格机制交给市场。同时,国外的棉花大量进入中国,而新疆兵团种植棉花的成本又逐年攀升,致使植棉职工收入下降,影响了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其次,由于纺织工业不景气,导致棉花市场需求减少,从而影响了棉 花销售。再次,新疆兵团棉花资源转换率不高,棉花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及新疆纺织产业链尚未形成,制约了棉纺织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在综合考虑棉花产业安全、自我保障水平、市场地位等的基础上,应通过国家的顶层设计,对棉花产业进行战略定位,优化棉花区域布局,提升棉花品质,提高我国特别是新疆及兵团棉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华士飞说。
华士飞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支持新疆兵团优质棉基地建设并将其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棉花良种培育研究和国内加工设备研发、更新改造力度,推进全程机械化,继续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进一步改进完善补贴方式,形成共同推进改革深入的合力,稳定棉花目标价格,保障棉农收益。
“在国际上,大棉商牢牢把握市场价格话语权,在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波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疆兵团目前正在组建棉花集团,国家应支持新疆兵团棉花集团更好地发挥集团化优势,在增强市场话语权、承担国家商业储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华士飞说道。
华士飞表示:“近年来,兵团棉花质量之所以下滑主要是重视产量,而忽视了质量。质量是占领市场、拥有市场最关键的核心因素,兵团发展棉花产业说到底还要靠‘内外兼修’,要下决心压缩非宜棉面积,依靠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同时,提高棉花质量,加强管理,更好地提升兵团棉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史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