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区域电商平台必须突出“区域”特色


    讲述:安徽省雪花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启航

    整理:本报记者  高瑞霞 

    在当今互联网企业百花齐放的情况下,我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但是,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形成本地化的、有效的、可持续性的健康经济消费生态链。通过大数据采集区域内有效的消费群体、消费习惯及消费趋势,并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为桐城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精准的服务,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方生鲜农产品平台。

    2015年5月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桐城市借助政府搭建的各类平台,网商们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模式,迎接以用户体验、全渠道销售为特征的电子商务新时代。

    我们的“农夫商城”起步要稍微早点,在2014年12月已正式上线运行。原来我并不是做农业,而是在外地搞工程承包。虽然挣钱不少,但总是漂在外面。于是,我决定回家创业。我们家在农村,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创业伊始,把创业项目选定了生鲜农产品。

    现在,在城市里,网购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习惯。但是,在农村,农产品的销售还是采取传统方式。于是,我有了建设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想法。与平台相对应的,我们也成立了安徽省雪花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下有4000亩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誉毅种植合作社和1000亩蔬菜基地雪花池家庭农场,是一家集水稻、油菜、小麦、蔬菜种植、稻谷收购烘干、菜籽油加工、技术研发、农资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联合体。公司基地包括钢构蔬菜大棚、标准化育秧工厂、水稻种植基地、油菜种植基地、葡萄种植基地等各种农作物基地;通过科学种植、机械化操作,保证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部分食品采购配有专门的安全检测,确保时时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新鲜的瓜果蔬菜。

    有了这个基础,让我做生鲜农产品更有底气。于是,在桐城市供销合作社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自主开发了“农夫商城”网上购物平台。

    起初,我们就把平台定位在销售当地生鲜农产品上。所以,我们给网站起名为“农夫商城”,就是为了凸显农村特色,让人一看到名字就想到农村的市集或农贸市场等类似的平台,有种亲切感。目前,电子商城PC端拥有遍及全市的4000多名注册会员、APP端2000多会员、微信端5000多名会员,近200家供应商,在线销售食品生鲜、桐城特产、酒水饮品、蛋糕鲜花、盆景花卉、日用百货、母婴用品、个户化妆、服装鞋帽、家电数码、农资农机、批发促销、运动用品等十三大类数千个品牌万种优质商品,日订单处理量最高695单,网站最高日销售额超过19万元。通过“农夫商城”平台,我们将电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从田间地头到电商平台的生产销售快车道。

    我们选择的是从生产者直接到消费者手中的消费模式。这样一来,平台销售的农产品价格就比较有优势,比实体店优惠10%—20%。同时,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所有入驻平台的商家,我们都会对其进行考察,确保其有生产许可证、商品有合格证等。此外,我们还建立了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完善了食品可追溯、质量检测和投诉受理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网购舒心。

    既然选择了做生鲜农产品,就必须保障商品的“鲜”。“直供”模式下,我们缩短了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自有的物流配送队伍以及“一村一点”的网点建设,让“当天下单、隔天早上送达”成为了可能。之所以是“隔天送达”是因为我们经营的是生鲜农产品,中间必须留出一个采摘的时间。只要有订单,我们都会和基地或者供应商联系,直接去采摘,然后进行配送。

    公司在不断增加线上渠道、线上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硬件水平的同时,尤其注重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此,公司自建配送中心、仓储、车队等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并积极主动与各快递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后顾之忧。公司首批购置了24辆依维柯配送专车和50余辆乡村电动配送车,并同期开始了“一村一点”服务网点建设,逐步建成了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村级电商服务站。目前,公司已经在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吕亭、孔城、金神、新渡、范岗、大关、嬉子湖等10个乡镇开设160多家村级电商服务站。通过服务站的设立,公司实现了单品单件全市送货上门。此外,公司还承诺收货不满意包退包换、24小时闪电发货、“假一赔十”消费保障等多种服务,力争打造最佳服务品牌。

    通过“农夫商城”线上平台,全市的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我们网络平台选购心仪的商品,农民还可以在平台推销自家生产的零星农产品,并享受上门送货、收购的服务,实现了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另外,我们还开发了移动APP、微商城,向上方便银发老年群众,向下兼容年轻触屏一族。公司还与农商行合作成立惠农金融服务室,为村民办理存取款、转账、缴费充值等业务,成功打通金融惠农服务“最后一公里”;与邮政、供电、供水等单位达成合作协议,不断完善“农夫商城”网购平台经营服务功能。

    在“农夫商城”的运营中,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消费模式,不断探索如何与消费者能够联系得更紧密。在2015年6月,公司举办了首届蔬菜采摘节。从6月10日—20日,有西瓜、西红柿、黄瓜、瓠子、丝瓜、茄子、青椒、红樱果等20多个应季瓜果品种上市,采摘节当日就销售蔬菜瓜果2500公斤。今年清明节,公司将举办首届采茶节;油菜花盛开时,公司还会举办摄影大赛。运用“农夫商城”网上购物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互联网的契合点。此外,公司还把自己种植的大米进行加工,并通过“农夫商城”销售出去,真正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当今互联网企业百花齐放的情况下,我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发展中还存在人才短缺、资金匮乏等困难。但是,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形成本地化的、有效的、可持续性的健康经济消费生态链。通过大数据采集区域内有效的消费群体、消费习惯及消费趋势,并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为桐城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精准的服务,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方生鲜农产品平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