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两会代表委员有共识——
茶业供给侧改革:用心做好四篇文章

□ 本报记者 炼晨

    生物防治  生态茶园

    在浙江松阳,生态茶园建设早已全面铺开。生物防治技术确保了茶叶的品质,更保护了茶园的环境。使松阳茶产业在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中提升了品质、提高了效益。

    现代企业  标准生产

    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已经成为茶产业的主流,也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2015年在全国“百佳茶馆”评选活动中,与会者参观祥源茶业在祁门县的高标准车间,留下深刻印象。

    大众市场  生机无限

    “杭为茶都”,但“饮在广州”。广州作为南方茶消费的代表,向市场传达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需求。从澜沧古茶现场的火爆人气,可以感知茶饮消费的雄厚基础,也可窥知“去库存”的方向。

    年轻市场  多元需求

    茶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面临着很多课题,也拥有很多机会。年轻市场的潜力、多元化需求的推动,都为茶产业如何从供给侧为消费者创造贴身、贴心的服务和产品,提供了沃土。

    渠道创新  成就明天

    渠道创新从互联网时代就开始发力。去年以来的行业压力凸显了渠道创新、营销革命的潜力和前景。杭州艺福堂茶业公司繁忙有序的物流中心,展示了新渠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秘密。

    “供给侧改革”作为热词,热度延续到了今年两会。中国茶产业同样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消化过剩产能,实现升级转型。茶周刊记者围绕供给侧改革话题,对茶界两会代表委员进行了采访。提高茶叶品质、去库存、大众市场、渠道变革等成为代表委员一致的认识。

    提品质  放慢脚步 夯实基础

    采访中,代表委员们无一例外提到:将发展的脚步放慢,提高茶叶质量,夯实基础再前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告诉记者,茶叶的销量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就是茶叶没有给人们足够的安全感。“茶一定要绿色健康,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才能放心喝茶。为此,需要科学制定标准,将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中国出口茶标准要与世界茶标准尤其是重要进口国茶标准相衔接,满足该国消费者的需要,努力提高中国茶在国际茶市场的竞争力。茶叶标准要系统、科学,也要便于操作、监管,使消费者清楚明白。”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天方集团董事长郑孝和表示,应该在生产的过程中增加科技含量,让科技护卫产品的源头安全。有了值得信任的产品和品牌,对产业的发展将非常有帮助。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告诉记者,供给侧的核心内容就是去库存。解决供大于求的问题,“要从茶叶生产、制作、品质、安全、标准等前端环节把控。一定要梳理在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放慢脚步,夯实基础。从科技上看,中国茶园广种薄收的局面要向生态新型茶园、标准化种植、污染虫害防控、高效安全生产方向靠拢,产生效益才是最利于茶业良性发展的理想结果。”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茶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至少包括了生产端和销售推广端的调整变化。在生产端,要更加注重茶叶品质控制,在种植、加工环节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带给消费者一杯放心的好茶。在销售推广段,结合茶叶品饮特点、茶的文化特性,利用好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结合提升产业价值。”

    去库存 围绕大众市场做文章

    夏涛告诉记者,去库存的却是行业一大任务。“中国现在每年生产200多万吨的茶叶,但产品是否在出口方面产生和供给量相匹配的交易?显然并没有。供大于求是当今中国茶业的一块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告诉记者:“关于如何做好供给侧改革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先改革的是产品。我们知道以前茶叶基本上都是礼品茶,包装讲究高端、大气、上档次。现在应该让茶叶回归本质,它本质上是一种大众健康饮品。因此,价格上茶叶要让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走大众市场,价格必须要亲民。”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信阳文新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文新告诉记者,在新常态下,茶叶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一切围绕客户做文章;调整产品结构,由过去的豪华产品变为大众产品;开辟多种销售渠道,由过去的专卖店、机场扩大至商超、高铁以及电子商务,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体现。 

    多元化  思想和创新都要跟上

    周国富表示,要提升销量,就要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以绿茶为例,如果可以将绿茶中的茶碱、咖啡因的含量去掉,喝了不会胃寒,那么需求量就上去了。或者将绿茶做成茶膏,会方便很多。消费者需要什么,就要供给什么,尤其是符合了年轻市场的需求,茶叶就有销路。例如,现在茶旅游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到茶园旅游,亲自采茶、制茶。企业能否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能否在茶旅游上创新升级,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渠道创新  渠道决定茶叶销量

    俞学文表示,“渠道决定茶叶销量。要销售大量的大众化茶叶,就需要销售渠道的变革。很多便宜茶叶不可能通过专卖店实现销售。早些年更香茗茶就开始在网络上做布局,除了自建销售平台外,还通过第三方销售茶叶,例如天猫、京东、融e购等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让消费买到更加实惠的茶叶。”销售渠道也要“回归”到适合大众消费者的渠道。

 冯斯正、张蕾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配图由赵光辉拍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