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加快线上线下融合 推动供销社转型升级
——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章良
□ 本报记者 闫雪静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的陈章良,对农业不陌生,供销合作社工作不陌生,对曾经的供销合作社更是有着儿时的记忆和感情。“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过去。”陈章良说,进入市场经济后,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个体户所抢占,供销合作社的业务和作用曾经逐渐萎缩。“面对逐渐的边缘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势在必行,也只有改革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陈章良说。

    “传统的供销合作社接轨‘互联网+’,将网点数量优势转变为网络资源优势。”在互联网经济下,陈章良认为,要善于利用组织完整、网络健全的优势,开展“互联网+”行动,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以及供应链、物流链的创新,推动供销合作社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电商平台+供销合作社网点,可以节省电商网络再造的成本,同时可以解决农村商品配送和体验问题,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陈章良说。

    陈章良还强调,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的生存之基、立身之本。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商要面向农村,更要服务农民,让农民从电商发展中获得实惠。“目前电商平台都在积极布局农村物流体系,他们主要是把城市的东西卖到农村去,而供销合作社还多了一项职能。”陈章良解释道,供销合作社一头联系农户,一头链接市场,既是工业品下乡渠道,也是农产品进城渠道。要把优质的农产品卖到城里来,进而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这样不仅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还有利于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无论是靠实体经营,还是靠互联网,“一边把城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卖下去,一边把农村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收上来,这种热闹的场面我希望能很快看到。”陈章良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