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3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系统再造 加速推进转型升级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完成柜面前端改造及会计后援项目
□ 李荣贵 李 凡

 

    以流程银行的模块化架构为目标,对福建省农信系统现有业务流程和IT结构进行重设,可以更好地顺应银行业“面向整合、面向流程、面向营销、面向体验”的变革趋势。

    历时两年多,“八大项目”建设完美收官。其应用项目的全面推广,在促进转型发展、风险防控、提升效益、优化服务等方面的成效正在呈现,为福建省农信系统加快转型步伐,实现“弯道超车”,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3年5月28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启动了柜面前端改造及会计后援项目(包括影像平台、柜面前端改造、电子验印等基础类项目和远程集中授权、事后监督、综合对账、电子档案、核心优化等应用类项目,以下简称“八大项目”)建设,以流程银行的模块化架构为目标,对福建省农信系统现有业务流程和IT结构进行重设,以便更好地顺应银行业“面向整合、面向流程、面向营销、面向体验”的变革趋势。

    助力转型。柜面授权业务和事后监督业务上收并集中后台作业,使得网点不必再配备专兼职后督员、授权员,一人一柜模式开始试点推广,削减柜面人员数量,有力充实了营销队伍,推动网点向“小”而“精”的专业化方向转变。柜面前端改造实现业务系统的统一登录与综合签约,简化前台业务手续,方便柜员操作,让柜员拥有更多的时间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深度沟通和柜面营销推介,推动柜面向营销服务型转变。影像平台实现对影像等非结构化资料从采集、储存、传输到内容识别、分析等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满足信管、国结、远程集中授权和事后监督等多个业务系统运用需求,促进各系统的整合与协作,为打造流程银行提供条件,也为实现移动办公、远程办公打下了良好基础。

    强化风控。福建农信各系统应用进一步明确了业务角色扮演,精细化流程分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一是业务前中后台分离,植入风险“隔离墙”。通过柜面交易远程实时授权复核、会计凭证集中事后监督、综合电子对账等方式,实现对前、中、后台的隔离,强化事中风险监督预警,有效杜绝了“电话授权”“人情后督”“形式对账”等不良现象发生,不给内部作案、内外勾结留下流程漏洞。二是以技防代替人防,风险防控水平提升。福建省联社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电子印鉴库,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电子验印代替传统的人工折角验印,提高业务办理精度和操作风险防控水平;用安全快捷的综合电子对账代替容易被篡改、伪造的纸质对账单,有效管控对账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三是柜面业务操作规范化、标准化,风险识别能力加强。事后监督中心、远程集中授权中心全面梳理柜面操作的监督要点、授权要素,实现福建省农信社柜面业务操作的统一、规范,提高作业标准化水平,大幅提高了后台、远程的风险识别能力,便于多维度、全方位、针对性地开展风险隐患排查。

    完善服务。“八大项目”优化了业务流程,使得业务响应速度更快,与客户的沟通更多,针对性服务更强,改善客户体验。一是重新梳理简化交易凭证及交易码,缩短前台响应速度,并通过后台专业人员的集中作业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减少客户等待时间,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二是柜面操作端实现对客户信息的集中调阅、展示、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精细化营销与个性化服务。三是灵活业务流程,改原有的单一纸质对账模式为提供多种对账渠道供客户选择,技术上还实现了凭印鉴支取类账户全省通存通兑,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提升效益。“八大项目”的上线直接提升了福建农信的经营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为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节约人工成本。通过后台集中作业模式,发挥规模效应、系统优势,降低人力资源占用,远程集中授权中心和省级事后监中心的筹建运营、全省推广,可释放一线柜面人员1800人,预计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3亿元左右。二是节约办公成本。推行电子档案建设,以电子档案替代纸质档案,对电子档案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查阅及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除实现全员对电子数据高效便捷的查询和访问外,还可节约档案管理成本及信息查询成本;柜面前端改造实现柜面清,在提高柜面整洁度、提升网点形象的同时,整合柜面设备,减少设备重复采购。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