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金融蓝图
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重点工作:
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用于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
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管理权限方面给地方适当放权。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今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12.2%。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加强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十三五”规划中的农金作战图
创新农村 金融服务
1. 发挥各类金融机构支农作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2. 完善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
3. 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省级联社服务功能。
4. 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多形式农村金融机构。
5. 稳妥地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
6. 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
7.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金融改革
1. 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
2. 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3. 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
4. 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
5. 积极稳妥推进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创新,加快发展保险再保险市场。
谈热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 发展互联网金融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金融以来,连续第三次在政府报告中出现,关注重点从“积极促进”转为“规范发展”,透露出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度趋紧从严。
打击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条款被重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民营银行批筹无数目限制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银监会关于民营银行方面的工作进展很顺利,目前已经没有数目限制,将按照国家政策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久将会有新一批民营银行进入批设阶段。他强调,民营银行的定位要以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等为主。银监会支持民营银行设立与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相关的服务。另外,关于已设立的民营银行如何参与公平竞争、健康发展,以及如何分类监管的问题,银监会都会做认真研究。
金融好声音
省联社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
首先要对农信系统多年来支持“三农”与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的工作给予肯定。“大部分省级联社与基层行社在支持‘三农’与县域经济方面做得都很好。”再有,省级联社是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目前,基层行社都成为了独立法人,省级联社也需要转变强化服务职能。省级联社职能转变是为了让定位更加清晰,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服务“三农”与县域经济的作用。加强省级联社服务职能后,可以多为基层行社提供金融服务,重点解决比如信息科技、产品研发、资金清算、风险管控、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咨询等,单个基层法人机构想做又不容易做的事情,这将有利于更好地补齐“三农”与县域经济发展短板。
一行三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
金融监管体制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共识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要考虑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能否坚强有力地形成协调,同时考虑能否形成最好的激励机制,使得成本、责任、信息形成合理的分配。再者,要重点考虑新的监管体制如何应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进一步的融合,使得整个中国经济和金融竞争力提高,同时还要注重防范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原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
金融领域所有问题都是系统的问题,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关于大金融协调监管改革,最重要的是,一行三会架构的设计要把功能和职责分清,“不管怎么设计体制,对监管机构的功能,要分清楚。”“现在的情况是在各自分管的范围是大一圈小一圈,但金融市场是平面的,不是切块管理,在监管流程上,各个范围都必须有个穿透。”
综合化经营
全国人大代表、盛京银行董事长张玉坤:
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银行参股、入股信托、证券、保险公司以及支持其获取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基金托管等牌照,促进其开展综合化经营。应在市场准入等方面制订统一、明晰的标准,而不是以模糊概念出现;建议支持规模大、质量优、效益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银行向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转型;除财政资金结算、专项资金结算、国库资金代理、社保基金结算、住房公积金结算等方面的政策壁垒,推动中小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普惠金融
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
由国家设立或指定专职机构,对龙头企业实施清单制管理,建立新型农业普惠金融体系。具体而言,在国家层面设立专职机构,允许该机构不按现有金融监管机制执行,在有相关法律配套支撑情况下,帮助龙头企业突破地域限制,改变现行普惠金融机构相关监管政策中存在的“不得跨区域经营”条款。这样才能使那些全国性经营、产业链上小微企业遍布全国的龙头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应建立起政府+龙头企业+产业链中小企业的架构体系,打造政府基金+产业链普惠金融机构+融资主体的新型普惠金融模式。再由国家设立专项基金,缓释产业链普惠金融的风险,提高金融支持的普惠率。
互联网金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定位十分准确”。去年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了很多风险性事件,因此,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是今年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互联网金融首先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金融有风险,且和其他行业的风险不一样,金融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外溢性,一旦爆发会波及到社会上很多其他群体,所以必须按照金融的规则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严格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陈晶莹:
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个别无底线、无原则、无基础门槛的伪互联网金融,的确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行业形象和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其普惠利民的本质未变,其基于技术进步的基础未变,其贴近群众、急民所需的优势未变。因此,陈晶莹提出,“互联网金融应分级监管”。具体措施包括:统一立法,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市场参与主体的市场规则;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体系;遵循普惠金融的规律,以服务小微、实体经济为宗旨;创新监管方法,建立实时动态监测体系,实现监管的“互联网+”。
大资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
对大资管行业实施“全托管”。建议全国人大研究制订《托管法》,在国内资产管理领域实行统一的全托管制度。目前资产托管机制的应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尚缺乏专门的《托管法》,建议参照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要求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引入规范化、标准化的托管机制,实现托管全覆盖,为保障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