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从时间上看,显然4月1日落地的可能性已不大,业内预计可能要延迟到7月1日或是10月1日正式实行。”某金融机构主管营改增项目的负责人表示。
“目前银行业营改增工作还有10%左右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等待统一的标准落地后才能继续。”上述负责人透露。
从专家普遍观点来看,当前银行业实施营改增的难点主要在于进行流程改造、实施信息技术系统改造、实现业务与税务配合衔接等,而更亟待解决的还是上述“10%的不确定性因素”。
针对银行业的具体征收方案一直悬而未决,成为部分银行推进工作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不过,从目前业界的多数声音来看,银行业采用一般征收方法会成大概率事件。
毕马威的报告显示,“财税部门考虑对金融保险业采取6%的增值税税率,采用一般征收方法,即对于登记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而言,应交增值税等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差。”
不过,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对村镇银行争议较大,有可能按照小额纳税人性质按简易计税法征收:“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现在大部分村镇银行还在观望,大多没开始行动。”
另一争议的焦点则是银行业的应税收入多种多样,手续费、利息收入、金融投资等收入如何纳税均存在问题,且哪些购买的服务可以抵扣税收也是难点。
银行业营改增在即,其实施将对银行业产生哪些影响?就目前来看,系统改造成本、税负的变化及对利润的影响是业内最为关心的话题。
从系统改造方面方面来看,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的确面临比其他行业更高的改造成本。
“营改增前后总体上税负相当,但也因银行而异。”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增值税涉及销项、进项,具体变化与一家银行的收入结构、业务种类相关,因此最终会有所差异。
至于利润影响方面,业内人士认为,营改增对银行业总体利润影响呈中性,不会带来银行业经营效益的大幅增加或减少。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营改增将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由于总体增值税改革或许会降低部分企业借款者的税收成本,这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为边际利好。
专家认为,“银行改征增值税,实现收入价税分离,满足下游实体企业抵扣进项税金的需要,有利于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下游实体企业由于抵扣进项税金而减轻经营成本,有利于反向改善银行信贷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摘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