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找准市场切口 发力电商渠道
花果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愈发注重养生之道的年轻消费者,正逐步成为花果茶的强势“铁粉”。花果茶,一般所指的是植物之根、茎、叶、花或皮等部分加工而成的草本饮品。尤其进入“进补佳季”的时节,作为养生佳品的花果茶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观察,与传统茶相比,茶叶专卖店所售的花果茶销售业绩目前稍显“平庸”,但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主打“养生牌”的花果茶产品正在涌入市场。

    同时,像很多专业茶品牌一样,花果茶的销售渠道也在“与时俱进”,线下与线上同时铺展。吴裕泰这种传统老字号茶庄也在近年做起了“电商买卖”,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使得“老字号”变得更加“年轻”。

    花果茶市场初露端倪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花果茶相关企业约有8000多家,其中包括生产商和进口商,零售商并不计入内。2013年,中国花果茶产量达到98万吨,销售额达到126亿元人民币。

    “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花果茶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业内有关人士表示,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以及国人养生意识的增强,以植物之根、茎、叶、花或皮等部分加以冲泡而产生芳香味道并且拥有一些特定功效的花草茶,也开始受到了养生人士的关注。

    实际上,花果茶并不是茶类新产品。虽非药物,但凭借其独特的“药效”,早在公元前就已被用于医疗领域。但在中国当下,消费者对花果茶的认知程度仍普遍较低。正因如此,在花果茶领域内,也存在乱象,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对于花果茶,很多人区分不了好产品和坏产品的差别,也不知道好产品究竟好在哪里。”花果茶中的“花”都很难避免因存放不当或时间过久而出现的生虫情况,所以个别不良商家会选择以硫磺熏制花果茶,以使花果茶长时间不生虫并保持色泽鲜艳。

    “而不采用任何化学方式处理的花果茶,要预防生虫的风险,只有通过选择新鲜原料、保证极为优良的存放条件来完成,而这两点必然会带来成本增加的问题,这也是大部分花果茶品牌不愿意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有些知情人士表示。

    女性白领为消费目标群体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下花果茶主要风行于生活在都市的小资阶层,尤其是女性白领这一群体之中。

    “女性白领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品质,而且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侯永璞认为,花果茶更着重于对人体的调养,而青年阶段则是调养的最佳时期,所以年轻女性的需求会更大一些。不过,花果茶的消费者人群由女性扩展至男性、由年轻群体扩展至中老年群体,将会是下一步产品研发的必然趋势。

    “当下的重心是女性市场。能把握住这个细分市场我们的前景就已经很可观,至于其他市场,现阶段我们不会过多考虑。”侯永璞表示,拓展产品的目标群体,并非市场开发工作的当务之急,“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看,选择正确花果茶的饮用,是没有性别和年龄的限制的。”

    电商市场前景看好

    2015年9月17日,第三届中国食品饮料大会于北京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此次大会以“直面食品安全挑战,开启大数据时代营销革命”为主题,探讨了食品营销及品牌创新、产品创新及新兴技术等产业相关议题,其中“大数据及数据分析法如何变革食品饮料行业”议题引起关注,为食品饮料界提供了前沿视角。

    大数据时代到来,电商平台日渐取代线下实体店已成为趋势。不少老字号茶庄也不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销售渠道,逐渐开始在电商渠道发力。

    据悉,2015年5月18日,传统老字号茶庄吴裕泰在天猫商城的官方旗舰店正式开业,宣布吴裕泰全面“触电”,打开了线上销售的渠道。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丹威曾对媒体表示,网络面对的人群遍布全国,如果仅仅把原有的茉莉花茶搬到网上,只会让实体店面临市场萎缩,因此,她把网店瞄准了年轻人。

    “年轻人喜欢喝的茶是不一样的口味,我们得为他们量身定做。”对此,孙丹威提出了“大花茶”战略,希望以多口味的花茶笼络年轻人。传统老字号做电商,会面对更多的年轻消费者,也会更加了解年轻消费者的喜好。同时,老字号也会更“年轻”。

    不仅是专业茶,深谙花果茶市场发展现状的业内人士也表示:“电商市场的前景是绝对被看好的。”随着阿里巴巴轰动全球地在美上市,中国的电商行业也成为了震惊全球的“神话行业”。

    “我们是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可以做一些可追溯的、新鲜的、无化学处理的花果茶,一起来把市场的蛋糕做大,品牌共赢的同时给了大家健康、又给社会创造了更多价值。”

    (摘自《2015-2020年中国花果茶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