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冬瓜是重庆客商订购的期货。一年四季,我在全国各地做农产品生意,离不开丰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大力支持。”11月25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农民经纪人蔡开华指着3辆满载冬瓜的货车对笔者说,“缺少资金,我找互助社借。赚了钱,我把钱存在互助社,方便得很呢!”
像蔡开华这样的农民经纪人,成为丰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社员的还有20多位。据悉,该社自2008年4月创办以来,成为全省首家由供销合作社职工张红生领办的股份制民办非企业单位。目前,合作社员由当初的12名股东扩大到全镇6740户,股金由创办初的50万元增扩到520万元。今年1—11月中旬,全社累计投放助农资金2262.6万元。
“互助社帮我建起千头猪场”
11月25日,三龙镇丰富村6组养猪大户戴国锋忙着给自家繁育的60头仔猪打防疫针。戴国锋说:“丰富农民资金合作社借我5万元钱,明年开春这批猪出栏后,我还了贷款,还能赚几万块钱。”
过去,戴国锋养猪年出栏仅有十几头。2010年春天,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现戴国锋有养猪经验,就是手头缺少资金,于是,该社主动找到戴国锋,愿意接受戴国锋加入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并借贷资金10万元,作为筹建猪舍、购买苗猪的铺底资金。
6年来,戴国锋从丰富农民资金合作社累计借贷额逾70万元,养猪场的资产规模达到150多万元,年出栏生猪超过1000头。今年以来,戴国锋已出栏生猪600多头,获利18万元。戴国锋高兴地说:“是丰富农民资金合作社帮助我建起了千头猪场,是互助社理事长张红生拉我进了年收入超十万元圈子。”
“互助社是我厂的‘及时雨’”
11月24日,三龙镇双富食品厂区内,2辆标有英文字母的集装箱食品专用车旁,人头攒动。工人们将一袋袋包装好的冬瓜饴食品,计重后搬上了货车,通过南京进出口公司销往台湾。
女老板何慧热情地请笔者换上工作服,带领笔者参观她的食品厂。何慧说,她于2012年投资500万元兴建了冬瓜脱水厂。在收购冬瓜过程中,经常碰到资金紧张难题,只要一个电话,互助社就帮她解决了困难,仅今年丰富农民资金合作社贷给工厂的资金就超过50万元。
负责营销的副厂长李斌说:“我厂每年要加工数万吨冬瓜,已吸纳周边10多个村的农户种植冬瓜,面积达2万亩,目前常年在我厂打工的农民就有100多人。工厂的红火,全靠资金合作社帮助,互助社就是我厂的‘及时雨’。”
“互助社繁荣一方经济”
笔者踏入三龙镇丰富社区,吸引笔者眼球的是一座漂亮的大楼,这座楼共有6层,内外豪华装修,楼顶上“泰和宾馆”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据悉,这是互助社繁荣一方经济的缩影。
互助社创办7年来,张红生带领合作社一班人始终围绕服务农民这根主线,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繁荣了一方经济。张红生将原丰富供销社商场进行改扩建,把原供销合作社职工组织起来,创办了上海华联超市。目前,该超市年销售收入均达600万元。此外,张红生还盘活了一爿闲置厂房,与本地客商联合投资,创办了“大丰区鑫天服饰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航空系列眼罩、耳罩、航空袜等产品,企业产销两旺,预计今年实现销售6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