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1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南疆重点发展棉纺织业 营造“百万人就业目标”


 

    本报讯 11月3日—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工作会议于新疆喀什市举行。会议明确,南疆是新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增加就业将是未来南疆地区的第一任务,而重点发展的棉纺织业,将有“百万人就业目标”。

    会议称,未来就业的总体安排是“立足疆内就业与援疆就业,并扩大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转移就业规模”,纺织服装产业将继续成为该地区的产业支柱。这除了因为南疆是中国棉花的主要种植区外,还有棉纺织是可以带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纺织服装产业,会议对其的要求是“百万人就业目标”。不仅是纺织服装产业,今后包括大陆在内的所有驻疆企业、政府投资以及各类援疆项目,70%以上的新增用工指标需用于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

    据了解,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中新疆大约只占了不到1/3,而且大多数还集中在前端的棉花种植和初级加工领域,基于加快新疆纺织从资源大区向纺织强区转化的考虑,新疆必须发展产业集聚,使有限的资源要素集中起来。通过拉伸产业链,通过东部产业转移形成企业集群效应,才能形成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大突破。

    新疆问题研究专家蒋兆勇表示,南疆地区发展棉纺织加工业,仍存在缺水、物流配送和销路问题。具体而言,产地在南疆的棉纺织成品,无论是返销回内地,还是出口到周边中亚国家,其物流成本都将极大压低利润。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南疆地区目前的基础设施落后,物流运输并不能如中国内地城市一样获得保障。以喀什至巴基斯坦为例,目前较为常走的货物运输线路为喀什经红其拉甫口岸入境巴基斯坦,但中巴公路易受天气影响,中断通行情况常有发生。

    会议也因此提出,在“十三五”前期将对南疆的航空运输条件进行集中建设和改善,完成和田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莎车机场;开工建设塔什库尔干机场和于田机场;加快推进喀什国际枢纽机场和阿克苏机场改扩建2个项目,改善南疆四地州机场运行条件,架起南疆“空中通道”。 

(疆 元)


新闻 1+1

新疆阿克苏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促就业工作

    本报讯 据新疆阿克苏人社局信息,为推进纺织服装产业促就业工作,充分发挥乡(镇)场、街道、家庭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就业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城乡富余劳动力向纺织服装企业转移就业的积极性,阿克苏市最近制定并下发了《阿克苏市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稳定就业奖励办法》,对在纺织服装企业实现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个人以及家庭,根据年限给予不同的奖励。

    据了解,在纺织服装企业实现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阿克苏市户籍城乡富余劳动力及其家庭,可获得2000元的奖励;稳定就业2年以上的,给予其所在家庭及本人3000元奖励;稳定就业3年以上的,给予其所在家庭及本人5000元奖励,并认定其家庭为本乡(镇)场、街道的“劳务输出示范户”,纳入各项优扶政策优先照顾对象。

    用于奖励的500万元来源于浙江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促进稳定就业项目资金,奖励范围是在阿克苏市依法注册、纳税的各类纺织服装企业就业的本市户籍务工人员。奖励期限为3年,即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奖励政策按照按月申报、按季发放的原则执行。

    此外,为了鼓励发展该地的纺织服装产业,11月19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总工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成立5年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投资环境日趋优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开发区累计入驻工业企业150余家,产业工人近万人。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总工会的成立,标志着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在职工维权工作、深化民主管理、加大职工维权力度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全面推进“六有”工会建设、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突出纺织服装产业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促进阿克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 文)


编辑视角

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是解决就业之策 更是产业转型之需

□ 吉宝飞

    新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不仅是当地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中国棉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就业是新疆民生问题的重点,而在诸多产业中,纺织服装产业既是新疆的传统产业,又是新疆资源禀赋好、产业基础强、增长空间大、延伸链条长、劳动密集型特征最为突出的产业。新疆要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引导各族群众有序进城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无疑,扶持并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便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从2014年开始,新疆便针对进疆纺织服装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内地纺织服装企业入驻新疆,解决新疆民生就业问题。

    2014年7月18日,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新闻发布会,发布国家和新疆自治区在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方面制定的十大优惠政策,并首次发布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23年,新疆最终实现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就业容量达到100万人的目标。

    而国家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支持力度也一直都不弱。早在2009年,国家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支持新疆发挥棉花资源优势,发展棉纺工业,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基地。把新疆建设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围绕这一目标,国家和新疆自治区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涉及财税、金融、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实行社保和员工培训补助、完善运费补贴政策、改善园区生产经营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健全地方配套政策等角度提出共六项政策措施。

    除此之外,新疆各个地区也都相继采取行动。如阿克苏等地也都相应出台了扶持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政策,进而通过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新疆拥有向西出口的优势和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吸引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新疆转移。因此,新疆早已是东部沿海纺织产业转移的“热土”。同时,受政策吸引,不但内地纺织服装企业在新疆布局的规格正在逐步升级,而且新疆自治区的一些地区也加快了棉纺织产业园区建设。如意集团在喀什投资建设全产业链的纺织服装基地,该项目将形成农、工、科、贸一体化,将建成全疆最大、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全部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00万锭如意纺、1亿米面料、5000万件服装的生产能力,并预计实现产值120亿元,带动2.6亿人就业;新疆昌吉州木垒县扶持发展哈萨克刺绣产业,带动5000人从事刺绣工作,将集新疆自治区刺绣1780人,人均年收入将达万元……

    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刺激”下,纺织服装产业在促进新疆就业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5年新疆纺织服装业招商引资效果显著,新增就业岗位数高于2014年。

    从棉花产业角度看,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也势在必行。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的60%,是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自2014年国家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以来,内地主要棉区的植棉面积大幅减少,棉花生产开始向以新疆为主的优势区域集中。在棉花集中区域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不仅是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现有规模700万锭左右,在新疆工业总量中比重较小;远期目标要达到2000万锭,纺织服装产业就业人数从20万人达到100万人。这些目标不只依靠承接产业转移,更重要的是通过产业转移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完善新疆产业布局。”早在2014年新疆发布纺织服装业十大优惠政策时,新疆自治区经信委主任胡开江便明确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长远意义。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