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1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靶向治疗”破解贫困顽疾
广西农村信用社“三推进”实施金融精准扶贫
□ 谢咏任

    

    广西农村信用社通过“三推进”实施精准扶贫,2011年以来,该区90%的扶贫小额贷款和60%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贷款由农信社发放。仅2014年,广西农信社累计向49个贫困县(区)发放贷款626亿元,其中向优势特色产业发放贷款232亿元。今年1-9月,广西农信社向54个扶贫重点县、片区县发放贷款667亿元,54个扶贫重点县、片区县农信社贷款余额达1405亿元。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为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广西农信社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扶持地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企业及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以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激发农户的生产和创业热情;以企业、农户与农信社的多方联动,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

    创新支农模式,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广西农信社着力推进传统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大力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一改过去农民种养什么就贷款支持什么的支农方式,不仅农民贷款获得性大大提高,农信社贷款风险也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多方共赢。同时,广西农信社创新推出了企业流动资金循环贷、贫困学生助学贷、库区移民权利质押“安心贷”、农民自建房“安居贷”、扶贫对象“致富贷”、党员信贷以及“金香蕉”和“金芒果”等特色农业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广西农信社农户贷款余额达1042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0%;农业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105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0%。2015年1-9月,该区农信社已累计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481亿元。

    创新担保方式,缓解企业担保难。广西农信社根据企业、行业不同情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企业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推出了农产品存货质押、林权抵押、土地经营权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方式,拓宽了龙头企业融资渠道。2012年以来,广西农信社累计发放农产品存货质押、林权抵押贷款100多亿元。3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信贷规模受到严格控制,广西农信社一方面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另一方面压缩非农信贷投放,确保龙头企业原材料收购资金的需要。近3年,广西农信社共向80多家糖企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10多亿元。

    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广西农信社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产业化“339”工程,结合贫困地区产业特色,重点支持制糖、酒精淀粉、茧丝绸地方优势产业,促进特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广西农信社支持了糖料蔗、水果、秋冬菜3个“1500万亩”生产基地建设,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推进普惠金融服务

    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目前,广西农信社员工2.43万人,营业网点2347个,分别占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30%和40%,其中县域以下网点占比86.9%;全区便民点已达14459个,布放POS终端5万余台,累计布放ATM、CRS、BSM等各类自助设备5979台;借记卡达到2100余万张,网上银行有效客户数49.36万户,手机银行有效客户数74.22万户。

    畅通支付结算渠道,提升涉农服务水平。广西农信社对涉及千家万户的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库区移民补贴等近40个项目的各种惠农支农补贴,主动提供服务,为当地近千万农户免费开立卡(折)账户,建立起“一折(卡)通”的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网络;全力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做好新农保代收保费、代发基础养老保险金等金融服务工作,为政府惠农补贴发放搭建安全便捷渠道,确保贫困地区群众享受到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2010-2014年,该区农信社累计代发各项支农惠农补贴4.19亿笔,金额1817.72亿元。

    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减轻农户利息负担。广西农信社实施利率定价差别化,切实让利于民。该区农信社规定库区移民生产生活贷款一律执行基准利率下浮10%,困难农户子女上学、治病医疗、扶贫开发、计生诚信户等扶贫济困的农户贷款执行基准利率,比以往农户贷款利率少上浮20%-30%甚至更多,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民减少利息支出近10亿元。同时,该区农信社减少借款人费用开支,禁止收取除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并对100万元以下的房地产抵押或50万元以下的其他财产抵押,采取内部评估方式,使借款人无需交纳评估费用。此外,广西农信社推出了“桂盛卡全球ATM取款免费”等17项便民惠民政策,每年让利客户近2亿元。

    巧解农民工贷款难,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支持。广西农信社开通返乡农民工“绿色通道”,对因外出打工未参与信用等级评定的,及时优先评级授信;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工简化贷款手续、优先发放贷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工创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相关创业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与此同时,广西农信社也积极推广农民工“外出创业贷款”“回乡创业贷款”等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广西农信社累放农民工贷款32亿元,农户贷款有效需求满足率在90%以上。

    推进信用工程建设

    构建扶贫良性机制

    广西农信社为当地399.7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占农户总数的38%;对361.9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级,占农户总数的34.4%;创建了108个信用乡(镇)、1433个信用村、2108个信用组。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在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的基础上,广西农信社着力培育农村信用体系,扎实开展信用工程建设,不断丰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内涵,出台农民诚信奖励与失信制约办法,对信用农户主动调增授信额度(最高可增加30%),主动下调贷款利率(在原基础上最多可下调15%),对诚信农民手续简化、额度放宽、利率降低、审批加快等,打造农村良好金融生态,诚信农民基本上不存在“贷款难”和“贷款贵”的问题。

    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创造条件,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广西农信社建立了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开展信用评级和授信,并积极办理免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着力缓解农民贷款抵押难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从原来的最高3万元提高到5万元,部分县域提高到15万元,使更多贫困地区农民通过小额贷款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着力融入大扶贫格局,发挥农信社的扶贫中坚力量。为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缓解贫困农户贷款难、抵押难,促进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广西农信社出台了《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授信管理暂行办法》《农村自建房按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实现贫困农户“多贷款、贷大款、快贷款、贷长款”。2015年7月,广西农信社出台新举措助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对象脱贫致富,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打好扶贫攻坚战。

    下一步,广西农信社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加强与扶贫等有关部门的业务合作,坚持精准扶贫,突出机制创新,确保实现“两个不低于”工作目标,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