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种咖啡豆出口检验检疫规程发布
本报讯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文发布《出口小粒种咖啡豆检验检疫规程》。这是我国首个出口小粒种咖啡豆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该规程的发布,填补了我国出口小粒种咖啡豆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空白,将于2016年4月1日正式实施。
云南普洱市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集散中心。为适应咖啡产品国际贸易要求、服务地方咖啡产业和经济发展,2009年,普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向国家认监委申请制定出口小粒种咖啡豆检验检疫规程并得到批准。该局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咖啡生产企业及外贸企业的意见,在积累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近5年努力,制定了《出口小粒种咖啡豆检验检疫规程》。2013年12月,此标准在厦门通过国家认监委审定。今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文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出口小粒种咖啡生豆术语和定义、包装、取样、检验检疫、结果判定以及样品保存等内容,将有力促进该产品对外贸易和咖啡产业发展。
(伍 平)
我国计划5年内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
本报讯 近日,农业部印发《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重点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基本实现全覆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信用体系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意见》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为重点,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意见》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完善、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实现信息联享、信用联评、奖惩联动,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诚信责任,强化自律意识。
(农 办)
10月起食品检验机构实施统一资质管理
本报讯 为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改革,根据10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国家认监委对食品检验机构实施统一的资质认定管理。
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统一颁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统一使用专业类别编码为“00”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编号。要求对于具备食品检验能力的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应在其资质认定证书附表中,将食品检验能力和食品领域授权签字人单独列明。
新规实施后,目前食品检验机构并存的资质认定(CMA)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CMAF)两张证书将统一合并为CMA证书,预计减少资质认定证书4300余张,从而在规范食品检验检测资质能力的同时,有效减少对检验检测机构的重复发证。
国家认监委表示,依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一 文)
近6年来1151家企业产品质量“过得硬”
本报讯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集中公布了近6年来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6次以上(含6次)抽查结果合格的1151家企业名单。据了解,公布本期名单旨在进一步促进生产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鼓励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形成社会正向导向,给消费者提供消费参考信息,推进产品质量社会共治。
经对公布的2009年至2014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统计汇总,6年来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6次以上(含6次)抽查结果合格的企业共1151家,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这些企业生产的同种或者不同种类的产品,在不同年度的国家监督抽查中结果均合格。
连续抽查合格的1151家企业,从东、中、西部地区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有830家企业,占到72.1%;中部地区有191家企业,占到16.6%;西部地区有130家企业,占到11.3%。东部地区连续抽查合格企业数量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与我国区域企业分布情况和经济活跃程度基本一致。
据悉,为加大国家监督抽查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从2009年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结果和企业名单均向社会予以公布,消费者可以通过总局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栏目”查询公布的抽查结果和企业名单。
(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