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9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好家庭农场的娘家
——记安徽省郎溪县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
□ 本报记者 王 勇

 

    2014年,从南京农业大学硕士一毕业,杨靖华就带上来自江苏的女朋友,毫不迟疑地回到了老家安徽省郎溪县,在这个皖南小城,追逐他们梦想中的田园生活。

    以家庭农场为创业方向是现实之举

    这是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选择。然而,在杨靖华看来,打底的色彩却还是现实主义。

    一方面,他是以大学生村官身份回乡的,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基本生活有保障。同时,还可以响应组织上的号召,以家里先前流转的总计200亩林场为基础,让女朋友负责日常打理,发展家庭农场,去追逐创业的梦想。这样的生活,在他看来一定比留在喧闹拥挤的城市谋一份工作,生活成本和压力更小,而自由发展的空间更大。

    另一方面,在郎溪,创业发展家庭农场,他也并非孤军奋战。据统计,目前全县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即有707户,经营土地16.01万亩,平均226.5亩/户。2014年,家庭农场的人均纯收入为4.6万元,是当年全县人均纯收入的4倍多。家庭农场已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最稳定的生产经营主体。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家庭农场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娘家——2014年5月,依托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直接面对农民的优势,郎溪县科协、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与县供销合作社联合在供销合作社办公楼挂牌成立的“郎溪县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

    家庭农场的幸福生活

    赖正斌正是在郎溪县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牵头甲鱼养殖销售的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家庭农场甲鱼养殖,从零起步,现已达到1500多亩的规模,建立了甲鱼养殖物资集中采购供应和技术服务体系。同时,他们还在上海市铜川路全国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设立了销售窗口,并与银行合作建立了融资快速通道,形成了“市场+基地+服务+金融”的集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物资供应、融资贷款的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

    即便如此,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的力量仍然不可或缺。2014年下半年,当地爆发甲鱼腮腺炎,一种容易被忽视、误诊、致死率却非常高的灾害性疾病。对于赖正斌这些家庭农场主来说,之前从没遇到过,毫无经验。幸好发病初期,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在组织针对农场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时,水产养殖专家一眼就将它识别出来,及时进行了防治。

    据统计,截至目前,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78期,受训人员达7120人次;还组织全县 300 多位家庭农场主分三批先后到江苏等地参观学习;以家庭农场为对象、村两委干部为信息员,他们还开通了短信群发服务,做到信息服务全覆盖。

    按照赖正斌的计算,一个700多平方米的标准养殖温棚,当年的正常利润不低于10万元,如果当时没能及时识别防治,一个棚至少要亏损5万元,一反一正就是15万元!

    尽管市场价格时有波动,赖正斌说,他所带领的甲鱼养殖户,平均来看,一个劳动力一年的纯收入一般都有7—8万元,远比在外打工强。

    对于高中毕业就离开家乡,有长期打工经历的赖正斌来说,感受更是明显:有6个温室养殖棚的他,现在的年纯收入不下50万元;而且留在家里,也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因为空闲的自由时间多,他甚至还领头在养殖户中成立了篮球队,只要不下雨每天下午都能打上一个多小时的球,既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可以交流养殖销售心得和经验。

    协调发展打造品牌

    依靠自身的组织体系优势,郎溪县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俨然已经成为郎溪家庭农场的娘家,成为服务他们发展的坚强后盾。

    承接家庭农场协会的具体工作职能,在种植领域,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重点推广应用了以超级稻为主的优质水稻品种丰产技术,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7万亩,优质率已达90%以上;推广了4000多亩安吉白茶、黄金芽等茶叶新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他们的牵头下,县里自主研发的西瓜新品种绿甜十号,不仅在郎溪县得推广应用,还在它的育种基地甘肃省及与郎溪邻近的江苏省得到了推广应用。

    此外,他们还聘请上海水产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组织会员骨干建立了3500亩素有“水中人参”美称的芡实新品种“水晶籽”人工种植示范基地,人工种植芡实新品种“水晶籽”。

    在养殖领域,除了持续开展甲鱼养殖服务外,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还推广应用了蟹鳜混养技术,面积达5000多亩。而河蟹大水面“低坝高拦”、低洼田河蟹精养“种草、移螺、稀放”及“蟹、鳜、虾”套养等关键新技术更是得到普及应用。

    金融服务也是郎溪县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他们不仅与当地村镇银行协商,专门打造了“家庭农场贷款”品种,还与县邮储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实施了“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截至目前,经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协调,银行已为家庭农场贷款达2000多万元。同时,经协调争取,县里还出台了针对家庭农场的贴息贷款政策。

    杨靖华说,自己的资金不多,创业的梦想也不大。只愿通过不断积累,将自己所学的园艺专业知识逐步应用到家庭农场的规划建设中去,让它不断完善,最终能建成一个受到市场认可的家庭农场民宿就足够了。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他也清楚,仅仅他一家做好了还不够,还必须要整个郎溪地区有志于做民宿的家庭农场都发展起来,才能形成品牌效应,吸引到足够多的关注和消费。这就需要有郎溪县家庭农场综合服务中心这样的组织来牵头引领,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地域性家庭农场品牌。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郎溪县供销合作社以联合科协等单位共同创建家庭农场服务中心的方式,借力各自组织、系统优势,培养和服务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实践,让他们找到娘家。无疑,这正是供销合作社“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有益探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