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北京市商业服务技能大赛评茶员决赛落幕

□ 本报记者 刘旸

专业评审人员对决赛选手进行“盲评”考核。
2015年北京市商业服务技能大赛评茶员决赛开赛仪式现场。

    9月15日,2015年北京市商业服务技能大赛评茶员决赛在北京马连道京华茶叶大世界举办。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委、市总工会、市妇联主办,北京市茶业协会承办。北京市商务委委员王洪存,北京市茶业协会会长白文祥,北京市商务委秩序流通处处长郑林、副处长庄秋凤,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秀兰、孙丹威,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任长青,以及市商联会、老字号企业领导出席了开赛仪式,视察并观看了实际操作比赛。

    2015年北京市商业服务技能大赛评茶员赛事从5月拉开帷幕以来,经过培训、初赛、复赛三个阶段的激烈角逐,30余名选手进入决赛,并在决赛中通过理论考核、服务技能模拟现场考核、以及闻香气、品茶汤、辨茶名茶叶判定考核竞技出前10名。评茶员大赛组委会为此成立了以茶叶中华技艺技能大师、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服务技能技巧专家、国家一级评茶师,以及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专业人员为主的裁判队伍展开评审。

    决赛理论考核内容涵盖了评茶员职业道德规范、食品安全法、国家茶叶标准、茶叶生产、加工制作、贮存运输、包装标准、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与品质关系、六大茶类茶叶品质形成的生化原理、各大茶类加工中常见的质量弊病分析等内容。从理论上对选手的法律法规、专业技能知识运用等方面进行了一次综合考核。

    服务技能模拟现场考核将茶叶品质与价格的关系、地理标志产品的特征与鉴别、农药残留量与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区别、不同体质的人群适合喝什么茶、茶叶的家庭贮存方法介绍、新茶和陈茶的鉴别等问题,与茶叶日常营销技能和茶叶质量审评技术结合起来,以模拟销售现场服务的形式,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服务中去,展现出新时期评茶员的服务技巧、知识水平与应变能力,使选手们在展现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服务技能。

    决赛还进行了闻香气、品茶汤、辨茶名茶叶判定考核,大赛组委会在赛前将24款不同茶类的茶叶进行了试题分组,每5款茶为一组。考核现场由选手们随机抽取试题,再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冲泡,选手们在只看见茶汤的情况下进行“盲评”,通过闻茶汤的香气、品茶汤的滋味对这些茶汤进行鉴别,说出每款茶的产品名称和产地。考核目的是检验选手们对地理标志产品、六大茶类名优茶品、再加工茶类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的了解及鉴别能力。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2015年北京市商业服务技能大赛评茶员赛事首次在北京举办就得到了茶企与员工的积极响应, 全市14个区县的在京各老字号企业、外地在京茶企及个体经营者等积极参与,经过五个月的激烈角逐,不少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尤其是参赛茶企对大赛给予了高度重视,将此次大赛当做一次岗位练兵,从一线员工到公司高管进行全员参与,更是通过赛事竞技来检验并锻炼年轻一代员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技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