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南安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加强小额支付便民点管理,稳步推进小额支付便民点升级改造工作,进一步发挥了小额支付便民的作用。上半年,该行小额支付便民点累计交易笔数达74万笔,已成为仅次于ATM自助机具、手机银行、柜面交易的第四大交易渠道。
“收编”便民点,扩充网点和员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仅凭营业网点和员工“孤军奋战”,力量是十分有限的。于是,该行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人无我有”的优势,高度重视便民点的发展,把便民点当作是其下设的营业网点,商户当成是该行“员工”来管理。同时,该行要求客户经理做好便民点的巡查,加强与便民点商户的沟通,联系感情;安排客户经理助理进行驻点、定期走访便民点,及时处理机具故障,确保便民点业务正常运营。
培训新“员工”,提高商户能力和素质。在完成“收编”工作后,该行更注重队伍素质建设。近年来,该行定期组织便民点商户进行集中培训,主题多为薪酬福利、产品营销、便民点机具实际操作等商户关心的话题,合理利用好商户空闲时间,切实把“商户”当成“员工”,耐心介绍该行产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说,指导商户如何向农户介绍该行产品及优惠政策。
打破发展瓶颈,为“员工”谋福利。在业务发展淡季,随着便民点交易的下降,商户收入和主动性有所下降,该行适时推出了便民点推荐办理业务的营销方案。通过营销团队、不断走访、讲解业务,让商户逐步接受新业务。同时,该行通过驻点考察交易量高的商户,分析该点的人流聚集情况、客户类型、办理业务种类等,与其他发展较慢的便民点商户分享,提出建议和意见。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网点知名度。该行经常在小额便民点开展各种活动。同时,借助金融流动服务车,把金融流动服务车的灵活性与便民点相结合,在活动现场配备各种精美小礼物,吸引村民眼球,每次活动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更多的村民加深对便民点的良好印象,提高了客户的信任度。
巧借“网点”升级,营造竞争氛围。该行每月关注便民点“网点”的交易量,及时对便民点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认真统筹规划,对交易量较好、商户配合度较高的 “网点”,按照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四位一体”的方案,升级改造。通过升级,为商户免费装修、布设广告、配备办公设备,在提高便民点整体形象、方便客户办理业务的同时,让商户得到实惠。通过对部分“网点”的升级,营造相互比拼、争取业务、竞争发展的氛围,相互带动,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