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8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储棉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成交低迷
业内呼吁国储棉“以质定价”
□ 本报记者 王 蕾

    

    7月10日,备受业界关注的国家储备棉轮出正式开锣竞拍。转眼一个月时间过去,国储棉轮出情况如何?棉纺企业的购买意愿怎样?是否如当初预期的结果一样:“鲜人问津”?在记者采访中,大多业内人士表示,国储棉的质量成为纺织企业是否购买的主要衡量标尺,相对于国储棉,他们更期待新棉上市。

成交不乐观

    数字是最好的佐证。

    据统计,轮出首日国家储备棉轮出数量为30285.2182吨,实际成交8704.3695吨,成交比例为28.74%。其中,国产棉轮出18743.56吨,实际成交7226.35吨,平均长度28.86mm;进口棉轮出11541.66吨,实际成交1478.02吨,平均长度29.08mm;储备棉最高成交价为15780元/吨,共计531.6845吨,承储在南通顺港仓储有限公司(2012年度进口棉),由临清市华兴纺织有限公司购得;最低成交价12030元/吨,共计219.3吨,承储在河北魏县兴达实业有限公司(2011年度国产棉),由邯郸市兴润贸易有限公司购得。但是在随后几天,国储棉成交量却出现大幅下滑。7月13日国储棉成交比例为14.90%,14日成交比例为8.04%,而15日成交比例则跌至2.04%。其中市场较为关注的2011年国产棉,自7月10日轮出开始,共有164228吨的轮出数量,而总成交量只有29004吨,单日成交量最高为7226吨;2012年的国产棉更是少人问津,直到8月3日才有首次成交,成交价格为13620元/吨。截至8月14日,国储棉轮出数量为50533.5024吨,实际成交1589.3934吨,成交比例3.15%。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轮出竞拍中,2011年度国产棉受到纺织企业追捧。据统计,7月16日国储棉轮出数量为50972.391吨,实际成交2715.2521吨,成交比例5.33%。当日成交均为2011年度国产棉。

    此前,7月8日,中国棉花网曾随机对企业购买储备棉的意愿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0%的企业都对2011年度棉花感兴趣。“目前轮出实际成交数字,与我们的调查和分析一致,显然2011年度的棉花更受企业欢迎。”中国棉花网总经理梅咏分析,2011年度的国储棉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且在质量上也有所保障。

多重因素制约储备棉轮出

    国储棉轮出成交量缘何如此低迷?纺织企业对轮出国储棉为何如此“不感冒”?他们又有哪些顾虑?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储棉成交低迷在市场预料之中,一方面轮出的价格优势不够明显,另一面纺织企业对质量心存担忧。同时,目前下游的纺织企业处于淡季,原料库存随用随买,因此整体购买意愿不高。

    梅咏表示,储备棉竞拍出现低迷主要有多方面原因:一是轮出的价格相对于目前的市场现货和期货仓单棉而言优势不够明显;二是储备棉轮出的质量对现货优势不大;三是服务、收费与现货不同,出库费、手续费以及每捆的大小都会占用资金,提货过程相对复杂;四是当前实体经济不佳,下游处于淡季,纺企原料库存随用随买,整体购买意愿不高。

    正如梅咏分析所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纺企还是愿意采购市场现货,原因在于“市场价格虽略高于国储棉价格,但资金可以拖欠,购买可多可少,按纺企需求采购,而且担心国储棉存在亏重、“三丝”、一致性等质量问题”。一部分纺企还表示:“储备棉品质降级厉害,不符合用棉需求,从开始就没打算参与。”而另一部分纺企则认为:“要看现货市场的供应情况,如果后期现货市场棉花太少,可能会考虑竞拍。”

质量成关键

    在记者采访中,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质量是储备棉轮出的关键。

    从7月10日国储棉竞拍开始,河北某纺织公司一直密切关注竞拍动向,并已经两次购入轮出的国储棉。“7月份我买了2011年地产棉近100吨,竞拍价格为12090元/吨。第一批买回来后,一车186件,亏重厉害,重量应该在87吨多,亏重要亏3吨多,而且棉花颜色有变,强度不算大,一致性也不好,只能挑着质量好的用。前几天我以11800元/吨的价格又竞拍了2011年地产棉160多吨,等着看看这批质量如何吧。”山东临清市某纺企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对国储棉质量的担忧,为减少损失,他们和另一家纺织企业一起参与竞拍,均为竞买的国产棉。

    “现在我们每个月的棉花用量在200吨左右,企业不景气,为降低库存只能随用随买,而且国储棉质量还是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只能作为配棉使用。现在市场上2014年的新疆棉售价也就在12700元/吨左右,国储棉这样的价格实在是优势不明显。” 上述经理补充道,企业人工费用很高,棉花原料成本也高,再这么长期亏本经营,只能考虑先停产放假了。

    据江苏无锡一名棉纺产业人士介绍,江苏省大型棉纺企业生产处于正常状态,订单和销售保持平稳,企业库存相对充足。他们暂时没有竞买储备棉的意愿,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难以找到满足企业需求的棉花,比如“双29”“双28”的棉花。“我们更看重棉花的长度和强度,但是国储棉的质量无法满足我们的纺织需求。”他说。

    河北另一家纺织企业也有着类似境遇。这家企业老总介绍:“目前有2014年棉花3万吨,足够使用,企业仅仅是维持生产,所以不需要关注国储棉竞卖。”他表示,当前市场2014年棉花价格略高于国储棉价格,但是质量却要明显好于国储棉,所以他们坚持随用随买,而且即使要买,也会选择质量更好的棉花。

资金与价格影响纺企购买意愿

    资金也是制约企业竞拍储备棉的重要原因。

    如今很多中小纺织企业生存艰难,由于企业缺乏资金,难以维持一定量的棉花库存,基本是随用随买、少量订购。另外棉花价格呈现走低态势,纺企也不愿积极采购。

    “目前,国内纱线行情也不好,大量进口纱进入我国市场,自然就挤掉了我国纺企的纱线市场份额,特别是中小型纺企的日子变得艰难,订单大量减少,对于棉花原料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减少。”山东临清市某纺企经理说,进口纱线的激增给国内纺纱企业带来不小冲击,2015年下半年以来,多数纺企不得不降低库存,棉花等原料仅处于维持生产的状态。“这也是国储棉成交量低迷的原因。”他说,国储棉轮出还有半个月就要结束了,但预计此次国家储备棉轮出成交量不会太乐观。

    同时,业内人士一致表示,储备棉的价格一旦接近或高于现货市场主流价格,纺企参与竞拍的积极性就不高。山东临清市某纺企经理反映,目前我国纺织出口量减少,纱线市场也不景气,印度、越南的棉纱到岸价都要比国内的纱线便宜,而且印度的一级棉长度都在30-31mm,纺出纱线的质量自然要好些。而他们此次竞买的地产棉只能做配棉使用,还要在现货市场买一些新疆棉备用。

    “8月31日国储棉停止竞拍,您是否还会再购买?”记者问道。山东临清市某纺企经理说:“目前现货市场供应充裕,国储棉质量、价格都没有吸引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竞价降低些,我们会再买入一些,如果质量真的很好,我们也完全接受优质优价。”他希望储备棉轮出可以“以质定价”,质量一般的储备棉可以考虑降低竞拍价格,这样才会吸引买方的关注。

    目前,纺企处于传统经营淡季,市场皮棉现货供应尚算充裕,鉴于受进口纱线冲击,企业资金的不足,加之储备棉价格、质量优势并不明显,预计短期内储备棉的轮出难以出现大幅增长。同时,随着新年度的到来,质量仍将成为采收、收购加工的关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