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8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亲民价 时尚风 国际化
美国小伙+中国茶馆=?


马丁和其创业团队。
包装时尚的产品。
店内设计。
木质风格的点餐柜台。

    “年轻人中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喝茶的,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环境。”马丁说。

    你喜欢喝茶么?一家像星巴克的茶馆摆在面前,你愿意去喝上一杯吗?

    不过这次,卖茶的老板是一个美国小伙。

    29岁的马丁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他是四川女婿、音乐人、进出口商,拥有多重身份的他在中国生活了六年。如今,这个在名片上标注着“最喜欢喝生普洱”的美国小伙又多了一个身份:“Papp’s  Tea”创始人。

    美国人的“茶馆”

    走进位于北京三里屯的“Papp’s  Tea”茶体验店,宽敞明亮的大吧台,五彩缤纷的彩色陈列,身着亮粉色T恤的服务员,第一感觉是这里完全不是想象中的传统茶馆,四处氤氲着一股年轻的气息。

    “Papp是我的姓,所以叫Papp’s  Tea。”马丁希望创建一个给年轻人喝茶的现代连锁茶室,同时建立茶研究室开发新产品。用他的话说,这是“好玩的、有意义的”事情。

    来中国之前,马丁曾在美国的一家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由于业务需要,2006年他第一次出差到中国参观茶场,从此便跟茶结缘。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同时培养自己对茶的兴趣。

    从那时起,他就产生了开茶室的创业想法。

    在中国生活了几年,马丁发现,在北京这样快节奏生活的大都市中,随处可见小白领买杯咖啡去工作,或学生们约起伙伴去喝杯咖啡小聚,那些传统的茶馆、茶室,却鲜有年轻人光顾。

    马丁说,茶源于中国,但许多年轻人并不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对外国的茶更是了解甚微,除了英国红茶,鲜有人知道“尼泊尔金茶”、“巴西马黛茶”、“南非路易波士茶”等外国名茶。“我们希望以一种时尚的方式和国际化的创新理念,让中国的都市人群重新拿起茶杯。”马丁说。

    去年,马丁与四川姑娘喜结良缘,当生活安顿下来后,创业正式提上日程。今年6月底,“Papp’s  Tea”茶体验店开业。

    茶界“星巴克”

    茶和咖啡分别代表着东西方的两种传统饮品,两者在发展脉络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咖啡界的代表品牌星巴克把咖啡文化推向了世界,把咖啡的概念传递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的很多茶铺没有标准化设计,不同茶铺的价格差异太大。而咖啡的价格相对固定一些,你去一家咖啡馆喝咖啡大概知道需要多少钱,但在中国的茶楼或者茶铺消费,就不知道会有多贵了,中国的很多茶楼或者茶铺对茶的定价虚高。”马丁指出,“标准化”是他做茶室的重要理念。

    为此,他做过严格的财务分析,认为亲民的价格也能提供品质保障的茶叶。“我要把我的现代连锁茶室做成茶界的星巴克。”马丁自信地表示。

    马丁曾经在一些中国星巴克给那些正在喝咖啡的年轻人发放问卷。结果显示,在星巴克喝咖啡的群体当中,有超过50%的人更喜欢喝茶。“年轻人中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喝茶的,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环境。”马丁说。

    在马丁的茶体验店里,一杯传统绿茶的价格和一杯星巴克咖啡的价格相当。为吸引更多年轻人,马丁的团队还开发了各种功能茶,诸如“学习茶”、“放松茶”、“感冒茶”等,顾客可按需喝茶,价格也差不多。

    马丁说:“我们希望给年轻人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茶文化的机会。在‘Papp’s  Tea’,除了茶叶与水的混合之外,你还可以体会到我们所倡导的生活主张,通过饮茶得到休憩和放松。”

    茶之道:国际化、年轻化

    在“Papp’s  Tea”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马丁跟他的团队会定期推送介绍不同国家茶文化的文章。而在线下,他们会定期举行“我的青春我的茶”——DIY茶课。“我们会根据个人体质和性格特点教他们动手DIY一份自己的茶。”

    在茶体验店,马丁还不定期邀请来自浙江的中国茶博士和美国的茶饮专家共同开发研制新产品,帮助顾客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经典茶叶和制茶工艺。

    马丁的中文说得很溜,对中西方的茶文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觉得,在中国卖茶没有比他更适合的外国人了,因为他经营茶室的国际化理念和中国一般的茶老板不一样。

    “我的团队有12个人,年龄最大的39岁,大多数人都是‘80后’,很年轻。”马丁说。

    从国籍组成看,他的团队里有中国本土的成员,还有美国的、英国的成员。就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位法籍女设计师正在接受面试。

    资金是创业生存下去的关键。目前“Papp’s  Tea”正在寻找天使投资。马丁说,他的另一家茶室很快将在北京798创业孵化器开业,与创业机构的合作可以大大减少了创业运营的成本。

    “国际化,标准化,年轻化,同时也是高质量的。”马丁用流畅的中文定义他的茶室。

    虽然在创业过程中因为外国人的身份在公司注册等方面遇到过“办证难、水土不服”等问题,但马丁对自己的创业梦想充满信心:“第一年三家,第二年十家,第三年五十家。”他希望“Papp’s  Tea”能像星巴克一样在中国遍地开花,并走出国门。

    编 后

    新型态茶馆  初露端倪 

    □  本报记者  冯斯正

    读完本文,编辑建议趁着新型茶馆的概念轮廓正模模糊糊地在您大脑中构造时,速速翻开报纸,加上本期6版关于另一家新型茶馆荼啡茶的采访报道,配在一起读完。两篇下来,您会发现这两家茶馆有一些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所要说明的并不是模仿星巴克导致类同,而最终证明一点:几个相似点是成为异于中国传统茶馆的新业态茶空间的必备因素,而中国茶馆界正在催生新芽。

    价格标准化、产品时代化、思维前卫化,这是编辑总结下来的新型茶馆特点。

    中国茶馆内茶饮的出售价格普遍令消费者咋舌,而且没有一个标准定位,完全依据各个卖家的利润赚点,这是让顾客却步的一大原因;荼啡茶和“Papp’s  Tea”每杯单品的价格和一些连锁咖啡店的单杯咖啡价差不多,金额可以让消费者接受的同时,饮用的过程中也不会因极端的价格而引起心理质疑。

    尽管中国茶文化惯常的路线是古色古香,只是除了黛眉水袖,在新时代茶馆也许该多制备套行头。“Papp’s  Tea”的空间布局时尚多彩,产品包装也格外清爽;荼啡茶简约的东方茗韵味道满足中式茶文化特色和现代生活风格两点,而以红茶卡布为招牌的一系列饮品也特别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新型茶馆势必有一套不一样的经营理念。空间和产品的另类呈现是一方面,和消费者线上线下的互动,产品的多形式体验,这些积极的推广工作,相比原始的等客入座,蜕变为“请客进来”,乃至把心留在这里。真正把茶馆做成品牌,而非是经营者自我消遣的后花园。

    此外,至于团队是否要国际化、年轻化,编辑倒觉得并不一定是必需条件。由于马丁是外国人,因而让“Papp’s  Tea”变成多元化团队显得顺理成章,但未必适用于每个企业;而这两家茶馆都组建低龄队伍,虽然在创意上会有鲜活的点子,但是在专业技术指导方面恐怕还需要共同摸索。

    总之,无论是本国人士还是外国友人,他们都敏锐地发现了存在于中国茶馆经营中的问题,而他们改变的结果恰得到了市场的迎合。编辑认为,这些信号标志着茶空间今后的进化方向,传统中式茶馆也着实应当适当调整帆舵,以应对未来茶馆市场的变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