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8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明代田艺蘅赞白茶

□ 洪 治

    田艺蘅,明代文学家、茶叶专家。1526年高中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礼部祠祭郎中、广东佥事、滁州知州、贵州佥事、广西布政司右参议、福建提学副使,后归隐钱塘故里(杭州)。著有《大明同文集》、《田子艺集》、《留青日记》、《煮泉小品》等,对水、茶、火和品茶环境等方面均有研究和论述。

    田艺蘅认为:山水一体。山厚重则水厚重,山奇则水奇,山清则水清,山幽则水幽。不同人品泉有不同感受,所谓好泉,温和人能品出甘,逸者品出醴(美酒),雅士品出冷,仁厚者品出温,伯夷品出廉,舜禹品出让,孔圣弟子品出君子。他发现人的气场能改变水性,所谓辱泉是指泉水遇伯封为贪,遇宋人为愚,遇谢奕为狂,遇楚霸王项羽为咄,遇郑卫为淫,遇跖则为盗。

    田艺蘅偏爱白茶自然本真。其认为, 白茶的制茶方法以用火为次,生晒为上,这样更贴近自然,而且没有烟熏味和火气。制茶人手和工具不干净,火候时机把握不准,都有损茶叶香气、成色和品相。生晒茶泡在瓯中,芽叶旗枪舒畅,颜色清翠鲜明,十分可爱。

    田艺蘅尊古却不盲从。唐代人煎茶的时候,多用姜盐。陆羽说:“初沸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薜能在诗中说:“盐损添常戒,姜宜着更夸。”苏轼以为茶之中等,用姜煎信佳,盐则不可。田艺蘅认为:姜和盐二料为泡茶大忌,这在当时敢辩驳茶圣和先贤需要多大胆量和勇气!

    田艺蘅对龙团凤饼和紧压茶很不看好。“茶之团者片者,皆出于碾铠之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即非佳品,总不今之芽茶也。”译文:饼茶和片茶要用碾和铠碾压成末,有损茶叶真味,如有油垢就更糟糕,绝不是上等好茶,远不如当时的散茶(炒青绿茶或白茶)。且末茶泡时有屑,漂浮停留于面,视觉不爽。他还认为明代流行的“下茶果”很俗气,有损茶叶真味,应该抛弃。关于花茶,他说:“人有以梅花、菊花、茉莉花荐茶者,虽风韵可赏,亦损茶味。如有佳茶,亦无事此。”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田艺蘅阅历丰富,足迹遍布苏、京、粤、皖、黔、桂、闽、浙八省市;他不仅博学多才、能诗善文,而且对泉水和茶叶研究入木三分、造诣高深;我们还发现古老的白茶在经历唐宋龙团凤饼700年风雨洗礼后,在明代依然传承生产,而且品质很高,否则田艺蘅断不会情有独钟、推崇备至。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