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赴友家宴,心挺暖,也挺感动。
记忆中,家宴很温馨,也很热闹。早些年,囿于钱袋子,无论城市乡村,亲朋好友聚餐,大都选择家中。印象深刻难忘的家宴,是八十年代从戎时去连队首长家,两手空空去,酒醉饭饱归。连首长亲自煎炒烹炸,战士吃得口角生津,心安且悦。那味道,至今回味无穷。随时间推移,家宴渐行渐远,生活中已鲜见,偶尔出现,味道变了,也淡了,家宴已成为奢侈品。
此次家宴张罗者是一女同事,人美而贤,为人阳光,大度无小事,单位里属带“长”字的,身份比我重要。因多年彼此视作朋友,坦诚相见,故慨然答应并无客套,一如当年去连首长家赴宴,空手去,饱腹归,心安且悦。一同去的,还有她属下两个80后。
设宴理由很简单,她亲手侍弄的阁楼平台上的菜蔬到了采摘之时,她感到那菜蔬经过她辛勤浇灌,生机盎然,她感觉挺自豪,挺有滋味和成就感,要让我们品尝真正的有机蔬菜,分享她生活的乐趣和成就。
进门扶梯到平台,果见一片郁郁葱葱,这“空中花园”绿植耸立,枝藤蔓延,花香扑鼻,甚是养目怡心。菜架上随风晃动的黄瓜,紫色的茄子,鲜红的番茄,油亮蒙尘的辣椒,地面菜畦齐刷刷的韭菜,汪鲜的油菜,十分招人喜爱。听到夸赞,女主人喜上眉梢,一再说,都是绿色无污染,纯天然,生可吃。于是,随手摘下黄瓜,张口便吃,有失斯文,饥不择食。那味道,果是不错。
采摘、去泥、清洗,女主人撸起衣袖,系上围裙,亲自掌勺,看上去像模像样,我多少有些吃惊。据说,济南女子极少做饭,大都男人下厨。一番炒、拌、煎、煲,约半个时辰,六菜一汤悉数端上桌,顿时满屋的香味,尤其那香菜味,直往鼻孔钻。
音乐开启,斟酒浅酌。我率俩80后频举杯。举杯贺,贺女主人绿色家园,做得一手好菜;再举杯谢,谢女主人真诚待人像这满桌的菜,天然纯净。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推杯说笑间,六菜一汤已被一扫而光。此时,女主人已抿嘴喜得前仰后合。
一顿家宴,吃出了家文化。这味道,既有集体大家的和谐,也有个体小家的温馨。这味道,使人与人变得简单,正常,干净。
如此家宴,何时回到千家万户,我想,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