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8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县域电商之广东阳山
不到一年 打造一个“新供销”

□ 本报记者 邱 爽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是一家拥有着2000名员工、19个基层社、5家公司的大型单位。1999年转制后,由于十几年来经营管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截止到2013年底,各基层社历年共欠银行本金利息共8300多万元,县社也欠相关费用共255万元,2013年收入只有29.6万元,仅余下的7名干部职工平均年龄更是高达54岁,可以说彼时的阳山县供销合作社还处于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团队老化、困难重重的艰难时光。

    然而,不到一年的光景,阳山县供销合作社就在县政府的指导下积极作为,不仅从众多发达县域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第二个、广东省第一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试点县,更是由“省级贫困县”摇身变成全国总社的“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这看似“不可能”的转变,都要从县域电子商务发展说起……

    谋发展   借力电商重塑组织体系

    “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阳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长期存在着农民买卖难、增收难、农村公共服务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县社也处于不改革即消亡的危险境地。综合上述情况,我们痛定思痛,决心将劣势转为优势,破除传统经营模式对我们思想的束缚,将发展县域电商作为自身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尝试通过发展电商将供销合作社丢失的阵地重新找回、整合、规划,打造出能够支撑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的新型供销社!”阳山县供销合作社主任陈伟坚说。

    据了解,从2014年初开始,阳山县实施了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破旧立新”创立起新农村供销合作社(简称“阳农社”)、新供销农产品配送公司、清远市阳农电子商务公司。与原供销合作社不同,阳农社除提供传统的农技服务、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外,还将重点放在解决如何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等问题上;而新供销农产品配送公司主要负责特色农产品的普查、征集、展示、电商化等工作;清远市阳农电子商务公司则主要负责基层社及实体经营网络的重建,运营镇、村综合服务站及电商平台、网站建设。

    “生产的自发、无序是农业难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症结所在,也进一步制约了农民通过农业生产增收致富,这正是阳农社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陈伟坚在介绍阳农社的组织结构时告诉记者,阳农社设有一级、二级社员,其中一级社员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二级社员为一级社员组织内的所有农户,既相互依存、扶持、整合又相对独立经营。通过这种结构,阳农社将无序、零散的农业生产有序地组织起来,根据市场行情调节、组织社员生产。此外,阳农社还能借助电商平台发展“订单式”农业,进一步从源头上减少由生产过剩导致的滞销难题。

    目前,阳农社已经将全县281 家规模小、竞争力弱的农民合作社进行整合,组建起覆盖全县167 个村、联结紧密、运行高效的新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一级成员单位34 个、二级社员10000 多户。此外,阳农社还重点在每个乡镇扶持壮大3至5 家农民合作社进行区域性种植生产,旨在引导农民合作社抱团取暖、联合发展。目前,在全县共计发展农民合作社50 家。

    借助阳农社,阳山县社重塑组织体系,将服务下沉,增强了为农服务能力。清远市市委书记葛长伟对此曾称赞道:“阳农社找到了下一步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方向,是真正的为农服务合作社!” 

    转职能   依托园区探索多种“新服务”

    “我家主要经营禽类产品,由于网上销售对包装和物流要求比较高,开店时花在这上面的工夫着实不少。入驻园区后,这里有好几家物流公司及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可供选择,不仅服务好,价格也优惠,我家的产品已经换上了不怕磕碰的专业包装!”阳山县江英镇旭峰家禽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周养口中的“园区”,是阳山县电商物流产业园。

    2014年,阳山县供销合作社受县委、县政府委托整合原华飞农贸批发市场和周边厂房,并争取县财政经费,改造装修相关配置服务设备,建成全省首个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产业园内设物流仓储基地、农产品淘宝实体店铺、农产品检测分拣中心、冷链中心、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农村创业青年孵化基地,提供物流仓储、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服务。为了更好地运营和服务该产业园,阳山县新农村供销合作社将办公地点搬到了园区内。

    “以前淘宝开店都是‘单打独斗’,所有事都要自己解决。园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非常健全,入驻后,我们就放开手脚专心做产品,卖菜也算是‘高大上’了!”阳山县碧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功琼告诉记者,当阳山县社创建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时,李功琼第一时间入园,抢到了最好的铺位,并在县电商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入驻了阿里巴巴1688产业带,建起自己的网站,实现了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的生产。

    “我们现有的铺位供不应求,已出现了一铺难求的局面,大家积极入园的热情显现出对供销电商未来发展的充分信心。”陈伟坚解释,除了基础设施的配套服务,“给力”的金融支持也是园区招商火爆的重要原因:为帮助农民合作社解决融资难等问题,阳山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县农信社推出3000万元额度的“政银保”贷款来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目前已为5 家企业担保贷款500万元;同时,还对“落地”的电子商务企业实行“三免费”政策,包括免费提供培训,免费提供入驻园区一年的租住资格、免费提供货源信息等服务。

    阳山县社在依托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转变服务职能,探索了涉及“电商”的多形式为农服务模式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新形象。

    塑品牌   让“山货卖出城市价”

    阳城镇范村村民蔡木秤告诉记者,去年种有20亩番薯的他曾先后将番薯拉到县城、英德、清远市区、广州市等地售卖,花了1个月时间只卖出1/3,均价不过几角钱,“连车费、人工费都不够”。

    就在蔡木秤一筹莫展之时,村干部通知他说村里的综合服务站可以代卖农产品,他便拉着1000斤番薯来到范村综合服务站。于是,这批番薯很快出现在淘宝网“阳农生态农产品专门店”里,售价1.3元/斤,3天后番薯全部售出。“没想到不用跑市场,上网就能帮我卖番薯,而且价格还更高!”蔡木秤对这一结果喜出望外,计划通过这条渠道,把更多番薯卖出去。

    负责运营范村综合服务站和“阳农生态农产品专门店”的正是新供销农产品配送公司。这一公司在成立之初便注册了“阳农”品牌,蔡木秤的1000斤番薯就是戴着这顶“帽子”来到消费者身边的。这也意味着,今后阳山县的蔬菜、番薯、大米等农特产品,将以“阳农牌”的统一形象出现在电商平台。

    “以前,阳山农产品难以卖得更好的重要原因就是品牌不够亮。”陈伟坚说,品牌化不足是阳山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重要原因,今后他们将通过电商平台打造统一的阳山农产品品牌形象,以此推进农产品生产统一标准,最终实现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从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真正让“山货卖出城市价”。

    目前,消费者在网上订购的“阳农”牌产品包装盒左上方都印着一个二维码,只要扫描该码就会出现一个农户的“电子网络身份证”,包括生产农户的个人照片、联系方式、住址、农事情况等信息。

    “此举一方面能够确保农产品源头可追溯、质量可监管;另一方面也能让农户有荣誉感,更珍惜自己的品牌形象,确保所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陈伟坚告诉记者,为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的质量提升,阳山县社还整合了农业、环保、食药、科技等部门的检测资源,在阳山县电子商务物流园内建设起农产品检测中心,开展不定期抽检。“相信这套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将为‘阳农’牌的塑造提供保障。”陈伟坚补充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