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7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精准定位 打响县域电商突围战
山东聊城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创新打造县域电子商务平台
□ 本报记者 马 悦 通讯员 韩晶奇 刘 迪 文/图

图为农金员帮助村民在电商平台选购产品。

    

    “我们做电商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生存’!”山东聊城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颜景元开门见山。

    资金实力、机构网点数量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的聊城农商银行居安思危,主动出击,加强创新研发力度,整合渠道、信息、物流等综合资源,全面推动电商平台建设,打了一场漂亮的电商突围战。

    “做电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定位准确!”颜景元向《农村金融》周刊记者介绍,做电商不能做杂,因为客户群体的消费水平制约着电商的发展,针对当地基本情况、客户群体以及消费需求,聊城农商银行审时度势,今年4月初,与北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开发了电子商务平台——“96668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这个电商平台由我们自主研发,我们掌握着最核心的支付系统,因此我们的支付中介地位就无法被动摇。”聊城农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于振波如是说。

    据了解,“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以现有结算渠道为基础,以农金员为基本服务点,依托新型“农金通”,为客户提供从生产、消费、生活类商品到金融结算支付服务的全方位、综合性、开放性、共享式平台。

    “一般大家在我这里办理完存取款业务后,再让我在这个平台上帮忙买上几袋化肥、几瓶酒。今天下单,明天就到货,最长不会超过3天,大家现在也都慢慢喜欢上网购了。”土闸村农金员张丙海指着屋里摆放着的洗衣粉和日用品向记者说道,“如今网购的‘最后一公里’已经解决了,货物送到我这里来,一会儿我顺道就给大家把东西捎过去。”

    运营前期,为了推广电商平台,该行运用“保姆式”代购模式,由农金员根据客户的需要,在平台上操作,代理客户网购,并实现即时支付。此外,还有农金员指导式自助购买的方式,即在农金员家中,由客户在农金员的指导下完成网购。“目前平台只在内网运行,将来会通过传统互联网和96668商城以及手机APP等介入的方式让每一个客户都能在家网购。”于振波介绍。

    “前期我们的电商平台上了2000多种商品,但是根据一段时间针对客户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后,我们将产品减少到了800种。”于振波介绍,根据当地农户需求,该行电商平台以销售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为主,此类产品占到60%以上,日用百货占比相对较小,家电类占比次之。对日用百货及家电类商品的供应,采取京东模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有针对性的产品,并负责产品质量的把关。

    同时,该行电商平台未来将实行一县一站的服务模式,每家县级法人都可以根据当地不同区域特点,提供针对性、差异化的产品供应体系。

    不仅如此,与之相配套的新式电子机具,不仅覆盖了旧式电子机具提供存折、银行卡存取款业务的全部功能,还可办理电子商务业务及提供公交卡、社保、数字电视缴费等民生类服务。这不仅提高了办理业务的效率还节约了投入成本。

    截至6月底,该行已在辖区堂邑、八家刘、嘉明、道口铺、郑家等17个乡镇开通“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102处,产生订单4705份,交易额68万元。

    “电商平台服务的创新没有止境,这个市场也是无法估量的,我们跟当地农商银行合作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开发96668商城的电子商务公司向记者道出下一步计划,“有了大数据后,我们还可以在电商平台上推广打包消费。比如说,有客户家里办喜事,我们可以通过农金员介绍,提供从最初的婚庆消费到婚礼的酒水消费再到婚房的装修消费等一条龙服务,相信未来这些设想都会在互联网的支撑下得以实现。”


记者观察

农商行做电商,究竟行不行?

    互联网时代,当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采用“平台+大数据+综合服务”模式,纷纷跨界进入农村金融领域时,驻守县域60年的农商行和农信社要如何应对?

    银行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巩固自身金融服务“版图”,一些农商行也做起了电商平台。

    业内有人说这是“不务正业”,也有人说这是形势所逼,更有人说好景不长。而在采访聊城农商银行的电商平台之后,记者对“农商行做电商”多了一些了解,也多了一些期冀。

    首先,这是一种经营理念的转变。做电商平台,意味着银行要从以往的“做渠道”向“做平台”转变,将电商平台打造成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聚合平台。以电商平台为核心,摒弃狭隘的壁垒思想,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将银行已有的各类客户群通过平台关联、整合后形成良性健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圈,这也将促进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

    其次,通过电商平台,银行能够积累大数据,打造“数据为王”新业态,实现市场分层、客户分类。银行的数据管理应用正从过去分散、被动、辅助的地位上升为经营核心和创新来源。随着电商平台的搭建,银行将实现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促使银行客户数据立体化,积累聚合成多维度的大数据,一步一步从做实数据到整合数据再到挖掘数据,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价值,服务于银行自身金融产品的营销推广和风险控制。与此同时,借助电商平台,积累大量客户资源,通过分析客户过去消费、支付、汇划、投资及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行为特点信息,预判潜在需求,解决“客户在哪”和“客户怎么抓”的问题,为构建客户分层营销大格局、改变贷款发放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实现城乡资源整合。借助电商平台,银行可以为农户经营提供上游信息,将农村的农副产品等资源借助平台,输送到城市,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互通互联,真正将各类消费、金融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农商行做电商,我看好你!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