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山一水二分滩,自古凉城产好粮。
凉城县岱海镇作为内蒙古杂粮的主产区,由于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有利因素,素有“草原上的鱼米之乡”之称。
内蒙古凉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立足当地环境,在信贷帮扶上向生产加工杂粮的企业倾斜,帮扶了一批相关小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世纪粮行就是其中之一。
内蒙古凉城世纪粮行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基地种植、粮食购销、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进出口企业,目前在凉城县有17家分店,2014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达7000万元。该公司在做好原粮收购的基础上,还做起了小杂粮精细加工。
“其实主要目的就是收购农民种植的杂粮,帮助其将粮食变现。”谈及当初建立世纪粮行的初衷,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明旺想得并不复杂。
说起当初成立该公司的场景,张明旺颇为感慨。
“当初是从农信社借了1000元起家,那时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作坊,业务也仅限于收购农民的粮食。”张明旺向《农村金融》周刊记者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不住地感慨,“多亏信用社向我伸出了援手。”
在员工的不断努力和凉城县联社的信贷支持下,世纪粮行已成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并成立了自己的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向社员提供种植、运输、销售为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
谈及在淘宝和天猫等电商平台上注册了自己的店铺专营杂粮系列产品,与实体店经营配套时,张明旺则一脸自豪,“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营销。”
在问及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时,张明旺更显得信心十足,“我们下一步计划打造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开展旅游观光业务,进一步提升农业附加值。”
在加大对特色农业扶持力度的同时,凉城县联社创新推出多种担保方式,积极服务当地其他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主体。
凉城县徐飞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徐俊峰对《农村金融》周刊记者说,“我们合作社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信用社的资金支持。”
2001年,徐飞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信用担保的方式向凉城县联社贷款6万元成立,其经营范围为肉牛、肉羊养殖;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销售,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13年,我们与和林格尔县蒙羊公司联合创办了活羊交易市场,现共有10万只羊在该市场上流通。”徐俊峰介绍说。
据了解,该交易市场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户卖羊难的问题,同时也为200多名“羊贩子”提供了生计。
2014年,该合作社需要一笔资金扩大生产,凉城县联社的工作人员在开展了实地调查和前景预估后,创新以抵押贷款担保方式为其发放贷款300万元、以个人担保贷款方式为其发放贷款60万元,解决了该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徐俊峰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有员工近20人,每年纯利润达150多万元,现已发展成为凉城县养羊规模最大的专业合作社之一。
除了徐飞养殖专业合作社,科创畜禽专业养殖合作社也是凉城县联社大力扶持的专业合作社之一。
提及凉城县联社的信贷扶持,该合作社的负责人赵辉军万分感激。
2012年,刚刚成立的科创畜禽专业养殖合作社采用信用担保的方式向凉城县联社申请了第一笔60多万元的贷款。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合作社目前养殖蛋鸡近10万只,成为了乌兰察布市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
当问及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从信用社贷款时,赵辉军解释说,信用社发放贷款手续简化、时间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别人办不了的,信用社都能办!”
“别人办不了的,信用社都能办!”短短的一句话,赵辉军对农信社的感激之情已溢于言表,而客户的认可也是对凉城县联社最大的褒奖。
全力帮助农业主体解决融资难问题,是凉城县联社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通过逐步加大对当地农户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其踏上发展“快车道”。
截至今年6月末,凉城县联社各项存款达20.2亿元,比年初增长1.62亿元,同比多增加了3.63亿元,增幅为21.85%;各项贷款达14.1亿元,比年初增长1.92亿元,增幅为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