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是员工最好的福利。良好而富有成效的培训教育对员工的素质提升、职场发展和价值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强化“人”这一根本,如何培育、开发好这个第一资源,成为员工培训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培训教育应强化“三性”
一要增强培训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对于高管人员,要着重培训、提升他们的战略研判、经营管理、风险识别、市场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柜员,培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客户沟通、风险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对于客户经理,要着重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营销能力、风险分析判断处置能力等。只有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才能保证培训教育的效果。
二要增强培训教育方式的有效性。过去的培训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是老师讲学员听,缺乏互动,做不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造成培训教育气氛比较沉闷,员工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不到充分激发。今后的培训教育要注重增加趣味性,集中大家的注意力,选用水平高、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这直接关系到培训教育的效果。
三要增强培训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培训教育要防止学用脱节、理论与实践不衔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培训教育的前期准备上下足功夫,做大量、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带着问题搞培训,根据需求抓教育,而不能想当然,不能粗略估计。这里面同样有一个市场细分的问题,一定要保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处理好“三个关系”
培训教育与业务经营的关系。抓培训教育,势必要分散人力、精力和时间,这是一个矛盾。农村商业银行各级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员工的培训教育;要立足实际,接足地气,统筹兼顾,扎实推进,真正把这一最好的福利实现好、运用好、发展好。
投入与效能的关系。组织开展培训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须考虑成本投入和工作效果。对此,在培训教育工作实际中,应成立一个专门领导组,制定培训规划。从师资选择、培训课题调研、教材编写、组织实施、考核督导等方面做好周密的安排。
阶段性培训和经常性教育的关系。结合工作实际,处理好阶段性培训和经常性教育的关系。这就是说,要以系统组织的培训教育为主导,以各行社自身的培训教育为补充,以强化员工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习惯性为保障,把阶段性和经常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规划科学、运转高效、衔接紧密、充满活力的培训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营造出积极向上、互帮互学、深入持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