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总经理、集团董事长 邱述长
紧贴政策 业务延伸
邱述长说,他在参会之前进行了很多调研工作和案头工作。从宏观政策方面来分析,他目前最为关注的是,《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的落地。还有大型农资流通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配套问题和全国各级供销系统的自身建设问题。他说,作为供销社系统下的农资企业,首先要定位农业,用市场原则引导企业发展,企业要积极探讨商业模式,确定为农服务的根本任务不动摇,明确发展方向和行政责任,这样才能够在“2020”规划中逐渐稳步前行。
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海平
深化改革 做农业综合服务商
李海平说:“只要是‘三农’生产生活需求的,特别是那些农民做不了、做不好的事,就是供销社应该积极去做并努力做好的事。”
在李海平看来,黑龙江倍丰努力为农民提供产前肥、药、种配套、测土配方施肥、农民培训、助农融资、信息服务;产中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统防统治服务,提供产后农产品收储、加工、销售服务,推进自身从流通企业向农业综合服务商的转变,进而实现《决定》提出的为农民提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目标。
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苏泽文
锐意改革 多元发展
苏泽文认为,中发11号文件对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致富、推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具有长远意义。他说,按照文件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湖北农资集团正在向大型企业集团的目标迈进。通过股权激励、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人才储备和选拔等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他表示,到2020年,供销系统的社有企业定然能够成为贯穿农业全产业链的坚实服务平台。
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 赵随民
多元化终端服务之路
赵随民认为,《决定》对各级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在为“三农”服务、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对农资企业来说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课题,让供销合作社企业如何更好地服务农业落到实处。
该集团在已开通的4000余个终端网络手机报业务和“400”山西农资集团咨询服务热线电话的基础上,按照山西省社统一安排,积极与大宗商品市场对接,将有条件的农资产品早日实现线上交易,同时也推动了山西农资集团“农芯通”的各项工作,实现农资产品全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赵随民看来,农资企业要想更好地服务“三农”,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上,竞争的核心就是服务。“服务好农民,才是企业生存的根基。”
福建省农资集团公司、福建省福农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武
体制变革迎来发展春天
林武认为,农资行业在从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发展不平衡,同时,农资企业为了生存需要而忽略了与“农村、农业、农民”的紧密联系,没有很好的找到在“求生存”的压力下和“服务三农”初衷的契合点。此次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将会带来整个供销社系统内的体制的转变,更加明确了系统内各部门、基层社的任务分工,加快促进社有企业的改革进程。
林武表示,福农正在筹划实施以普及农技知识培训代替产品推销的技术营销理念,相比只卖产品的流通商来说,与技术打包在一起的套餐营销才是农民朋友真正接受的。卖产品是商业手段,社有企业还肩负着“为农务农姓农”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