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7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龙润十年 行业借鉴”系列报道(上)
“龙润86道质量关” 告诉行业什么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到目前为止的中国茶产业,基本是农业文明为主导。体现在工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集中度低、标准化难、产品质量问题频现),还体现在市场化进程艰难(没有真正建立起大众化消费导向的市场思维,定位混乱,投机泛滥)。当前茶行业面临的种种问题都有这个根本变革没有完成的因素在起作用。行业的方向在哪里?此刻,一个健康稳健发展的茶企业带给大家的借鉴和启迪,或许胜过千言万语。

    7月16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龙润茶成立十周年新闻发布会”给了我们一个契机。让我们了解了龙润十年的发展成果和经验,更对当下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启迪和借鉴。

    “用制药的经验制茶”

    带给龙润什么?

    2005年,龙润茶成立;2009年,短短4年之后,龙润茶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中国茶第一家上市公司。龙润成立的2005年,中国茶叶产量为92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到2014年,中国茶叶产量已达到198万吨,位居世界首位。人们把龙润十年的发展看成是中国茶叶再度崛起的缩影,是有道理的。然而,龙润之路绝非等闲。

    龙润集团董事长焦家良向记者介绍,“用制药的经验制茶”或许是龙润在行业处于低谷期,仍能一枝独秀的内在原因,十年前,龙润茶集团收购了具有60余年制茶历史、曾获得周恩来总理亲笔书写《国务院奖状》的云南省保山市昌宁茶厂。但这个“出身”不决定什么,最终决胜的因素在人的观念和意识中。

    那么,“用制药的经验制茶”到底给龙润带来了什么?首先是工业化的思维,那就是严格的标准和流程,视质量为第一。同时把质量和标准建立在科学的技术和设备基础上,而非依靠老师傅的老经验;同时,注重过程的科学。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就没有标准化的质量结果。龙润的质量思维取自高于传统茶行业的制药业,为龙润茶奠定了一个超前的基础。

    中国茶叶再崛起的十年,也是在“农残超标”“重金属残留”“稀土超标”等一系列致命问题不断摧残下艰难走过来的。小小一片茶叶几遭灭顶之灾,不仅出口受阻,甚至引来“茶叶能不能喝”的大讨论。而在此背景下,龙润茶却逆市上扬,不仅全国经销商数量突破1500家,且成功登陆美国、俄罗斯、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这就是龙润标准带来的结果。

    反观其他茶区不少企业,至今还在争论到底是手工经验好还是标准化工艺好。其理念上的差距真可以用牛车(农耕文明)与高铁(现代工业文明)来形容。

    善待茶山带给龙润什么?

    “严把茶园第一关,生产安全、卫生、健康的茶叶,我们十年如一日。”焦家良如是说。                     

    对茶企而言,最终制成的茶叶质量如何,与茶叶种植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关系。龙润茶制茶流程中,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控制和把关。首先就是牢牢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龙润茶种植基地有先天优势,拥有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更需要保护善待它。为此,龙润茶建立了以山、河流、自然植被的环境隔离带,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科学栽培、科学采摘和科学管理,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原生态、无污染的生态系茶园,培育出来的龙润茶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从而造就了龙润茶“香高、性烈、味厚、气足、韵美”的特点。

    同时,龙润茶一直注重生态保护建设。积极推广有机生态茶园,扶持茶农扩大茶园生产规模,科学栽培和管理茶园,制定出新的茶叶采摘和制作标准;并广泛推广给茶农,使茶农更科学地了解和掌握茶叶品种、修剪、施肥、采摘等技术,扩大产量,提高原料品质。

    茶叶与茶农互为依靠,龙润茶品质优良,与茶叶种植过程中茶农的悉心培育和科学管理息息相关。龙润茶与200多万茶农建立了“企业+市场+标准化生产”的产业链,构建龙润茶原料资源布局。2012年,龙润茶又率先把物联网技术引进茶叶种植、生产过程中,运用最新通信、传感和数字温度等高新科技,对种植环境、生产、加工、包装等每一个环节严格监管把控。

    反观有些茶区,利益面前,违背自然规律,无视科学常识,野蛮扩张,好山好水被破坏,连稻田也种上茶。这样的发展能持久吗?这样导致的结果不值得全行业深刻反思吗? 

    “86道质量关”告诉传统什么?

    借鉴制药的流程和经验,龙润茶制定了86道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把关;并把这一整套工序贯穿龙润茶整个生产流程中,从茶叶种植、采收、加工生产、发酵、萃取、仓储、运输等各个步骤都进行全程监控、标准化生产。

    为此,龙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先进的制茶设备。比如最新从印度全新引进的CTC生产线(即旋转、切碎、成型生产线),从鲜叶投入到产品产出全部实现自动化。鲜叶经切碎、发酵、烘干、分筛、成型等7道工序,只需经过1个小时就可以生产一批产品。

    再比如龙润茶在分类处理茶叶上也有自己的一套。针对不同茶园、不同季节、不同质级的茶叶,龙润茶会以先进的仪器和独有的工艺甄选,茶叶发酵前后反复调配、不断优化,科学保证龙润茶香醇甘美的自然风味。同时还会根据不同茶类特点,通过现代生物科技发酵,数字监控、安全洁净、定时翻堆、均匀发酵,科学培养茶叶发酵有益菌,大大提高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等有益成分的含量,使龙润茶健康又好喝。

    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后,制茶时间大大缩短,但制茶环节却从未缩减,龙润茶在制茶每个环节中都严格控制。只有十年如一日的对茶品质的追求和坚守,才让龙润生产出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的好茶。

    十年磨一剑,龙润茶在制茶工艺上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做人们口中的“好茶”,在不断探索中建立起“86道质量把关”的严格质量管理体系。

    在物欲横流、泥沙俱下的市场中,龙润茶叶生产加工全程中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操作,应该称得上是一种难得的坚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