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7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种植成本减少了 农产品更安全了
山东宁阳县社积极开展“土地托管”实现共赢
□ 姜言明 张强 柳岩 宁瑶瑶

    “以前种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一季也从土坷垃里刨不出多少食,现在依靠土地托管,麦收秋种不用进地头,收入还不低,我这个老头子要退休了。”7月2日,记者在山东宁阳县采访时,八仙桥街道郭家临邑村的种粮大户刘恒栓说。

    作为村里有名的种地好手,刘恒栓承包了200亩地。去年秋季,眼看着不少村民都把地托管给了宁阳供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来种,刘恒栓也与公司签订合同,把200亩耕地全部托管给了公司管理。“当时签订的是麦收一季的合同,要是不划算我还是收回来自己种。”

    整个小麦从土地耕耙、种植、管理到收割,老刘一直在旁边默默观察,直到联合收割机进地收完麦子,一过磅秤,老刘的小麦平均每亩比往年增产100多斤。

    “交给公司专业化管理,化肥农药、机械服务等成本都要比自己种地低不少,最后的收成还高上去了,我还有时间在家看孩子了。这账怎么算都划算。”算完账的刘恒栓又签订了新的土地托管合同。

    老刘口中的“土地托管”,是宁阳县在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方面摸索出来的新路子、新模式。近年来,宁阳县供销合作社发挥在农资供应、农化服务、机械化作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整合资源,以土地托管为抓手,通过打造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推进为农服务规模化,切实解决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谈起探索土地托管模式的初衷,宁阳县供销合作社监事会主任苏利峰告诉记者,作为农业大县,宁阳县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劳动力紧张,致使土地得不到良好的管理。托管后,土地的经营权仍归农民个人,种什么由农民做主,收获的粮食也归农民所有,对农民而言相当于雇了个保姆,而托管的企业收取服务费用,提供耕、种、管、收等环节的服务。

    土地托管是怎样实现增产增收的?苏利峰向记者介绍,增产主要是通过集约化生产实现的。一方面,土地托管后从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供应,耕种植保收获,公司一条龙解决。同时,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更加有效的田间管理和先进的机械耕种收割,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分配,精量化的机械作业,提高了肥料、农药利用率,作物产量可提高10%以上,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益。

    在一份《托管合同》上,记者看到,托管有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模式供农民选择,只提供一个或几个生产环节的服务称为半托管,提供生产全过程服务的称为全托管,在全托管模式中,农民获得保底的粮食产量,多出来的部分农民可获得分红,村集体也可留一部分。大部分群众采用的是半托管方式,服务内容包括耕、种、施肥、植保、收割等内容。

    “这几项算下来,市场上需要290元,公司只向农民收240元。去掉210元的成本,剩下的30元便是公司的利润,双赢!”陪同记者采访的宁阳供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圣自豪地说。

    张文圣的底气来自于土地托管模式下的规模化、专业化农业生产服务。在宁阳供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只见偌大的仓库里,大型耕作设备、喷药的遥控直升机、智能配肥机、终端控制系统、土壤化验等高端农业机械设备一应俱全。“这些都是农民一家一户买不起的、先进的农机作业设备,由企业出资购买,我们还多渠道整合社会上的农机设备,服务于整个大田作物土地托管。”张文圣解释道。

    走进智能配肥生产区,记者看到,电脑终端控制系统储存了近2万户社员的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等信息,以及为每户社员配制的专用肥配方。农民需要肥料,只要将其姓名、地块和种植作物输入电脑,设备就会当场生产出与该农户耕种地块、作物相适应的专用配方肥。

    宁阳县供销合作社主任魏佰春算的则是生态大账,在他看来,家门口的“田保姆”,不仅实现了农民和企业的双赢,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安全绿色的农业生产过程。“托管后的土地,通过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科学地计算出每块地需要的化肥和微量元素,实现了科学化的耕种、施肥、植保、收割,同时,不少地方还安装喷灌、滴灌等设备,实行统一浇灌,既抗旱,又节水,彻底改变了以前土地的粗放经营,减少因农药和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获得的自然是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摘编自《大众日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