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7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调控坚持市场方向 质量决定“出库”走向
——对当前棉花轮出轮入政策的解析
□ 本报记者 王 蕾

    

    6月30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公布,根据当前棉花供需情况和市场运行态势,经国务院批准,有关部门决定将在今年7、8月份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安排储备棉轮出,轮出数量暂按100万吨安排,9月份棉花新年度开始后停止销售。

    对于被业内人士喻为“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的1000余万吨储备棉如何出库,日前终于有了答案。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储备棉,不是“抛”储,而是要轮出轮入,这两个概念截然不同,目前采取的轮出轮入政策,不但没有打压棉市,反而对棉市形成了支撑。

    不得不说,这次棉市的调控是新常态下国家宏观调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的表现。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6月30日,行业内期盼已久的储备棉出库政策出台。根据当前棉花的供需情况和市场运行态势,以引导市场平稳运行、减轻财政负担、完善棉花储备调控机制为原则,采取“不对称轮换、先轮出后轮入、多轮出少轮入”的方式,今年将于7、8月份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安排储备棉轮出。轮出数量暂按100万吨安排,9月新年度开始后停止销售,具体数量和价格安排是:2011年的国产棉33万吨,竞卖底价(折标准级3128B,下同)为13200元/吨;2012年的国产棉47万吨,竞卖底价为14200元/吨;2012年的进口棉20万吨,竞卖底价为15500元/吨。轮入将根据轮出实际成交情况以及后期市场运行情况另行安排,在新棉集中上市期间择机开展,轮入数量最多不超过本次轮出数量的40%,价格随行就市。随着流传已久的储备棉轮出政策的“落地”,业内各界基本上吃了一颗“定心丸”。

  国家为什么要在此时轮出储备棉?

    在轮出前夕,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司副处长尹坚就已经向业界进作了诠释。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我们也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棉花调控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好地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就是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完善调控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2015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尹坚对记者说。

    对于业内人士非常关心的储备棉出库问题,尹坚大致介绍了国家关于棉花调控的思路。他说,临时收储政策的确有效保护了农民利益,稳定了棉花生产,但也带来了储备库存规模高于合理水平的问题。由于各方面对储备棉的高度关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积极稳妥地做好消化储备棉的工作上。“考虑近年棉花供需结构和市场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储备棉消化遵循了有利于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引导市场平稳运行等原则,统筹考虑了棉花种植和纺织行业发展,处理好稳定棉花生产与加快储备消化、扩大纺织用棉需求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批分期逐步消化,而且每批消化的方案将根据当期棉花供需和市场运行情况合理制定,提前向社会公布以引导市场的稳定。在具体操作中,将采取不对称轮换、多轮出少轮入、先轮出后轮入的方式进行消化,有进有出,动态调整,不断改善库存质量结构,最终用若干年时间将储备库存消化到合理水平。”他说。

    据悉,鉴于近期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有所起色,但棉花市场总体仍较为低迷,今年储备棉轮出也将在不打压市场价格、保持市场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在新棉上市前,随行就市,有序开展。

质量成为棉纺企业关注的焦点

    储备棉政策的尘埃落定,对于棉花企业、纺织企业以及棉花市场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棉市低迷、经营环境差,高等级棉又是缺口,储备棉轮出的价格相对合理,并没有打压市场。”湖北某棉企李经理如是说。面临1000余万吨的储备棉库存,释放到市场中来只是时间的问题。“储备棉轮出的价格较高,稳定了目前棉花市场的价格。”他认为,政策的出台对棉花市场还是会有一定影响,尤其对一些加工企业而言。

    由于今年的棉价大幅跳水,有些棉企通过不断调整销售策略,已经基本完成了棉花销售工作,但对于加工企业来说,今年基本上都在亏损。还有一些棉企由于销售进度缓慢,库存还很大,对于储备棉的轮出,不禁有业内人士慨叹:“棉花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我们的销售进度还算快的,去年我们加工了6万吨棉花,现在还剩5千吨没有卖完,所以储备棉的轮出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但对于库存还很多的棉企来说,所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新疆沙湾棉业公司相关负责人窦先生告诉记者。

    “期货上的变化基本上也反映了市场的情况,棉花期货已经跌停,这次轮出的价格对棉花市场价格起到了托底的作用。轮出数量定在100万吨,对市场没有形成压力,因为市场上对于棉花还是有需求的。但是对于新疆而言,这次的政策并不算利好。”新疆米东区一家棉麻公司负责人表示忧心忡忡:“目前新疆地区至少还有70余万吨的棉花待售,7月10日到8月31日储备棉轮出,9月份新棉又将集中上市,对于棉企来说,销售的确有难度。”

    对于此政策,纺织企业普遍表示,本次轮出的时间点切入适宜、符合市场的预期,且轮出数量上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大家更为关心的是轮出棉花的质量,即7月10日即将公布的储备棉二次公检结果。

    据悉,竞拍交易即将开始,但大部分纺织企业对抛储的意愿并不高。安徽某纺企负责人表示,要看到国储棉二次公检的结果才能决定,尽量选择年份离现在近的。“有人认为2011年的棉花等级比较乐观,但是我认为即使颜色、长度、马值降级不严重,但断裂比强度肯定下降不少。”他表示,“有合适的储备棉我们一定会竞拍,但我们坚持随买随用,库存一般维持在7-10天。”

    价格问题也是部分纺企迟疑的另一因素。据江西瑞昌一纺企负责人说,现在该厂采购的3128级新疆棉价格在13500元/吨(在疆)左右,2011年、2012年国储棉即便降级之后算上升贴水,加上出库费,与13500元/吨的价格相比也并无优势。他还补充道:“除了公检情况,出库库点和运输成本也是我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但从7月6日公布的储备棉轮出第一批库点分布情况来看,新疆棉、地产棉主要分布在甘肃、河北、河南,进口棉则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对于湖北、江西、福建等地的纺企来说运费成本将增大。

    业内人士表示,储备棉轮出政策的出台,不论是轮出的时间、数量还是竞价方式,业界基本都可以接受。在我国棉花市场实施目标价格后,就应该形成由市场定价的机制。棉企应该逐渐淡化政策对行业带来的影响,突破自身的经营能力,提升把握市场的能力,增强风险管理的意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不被市场所淘汰。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