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到国家级中心渔港赣榆青口港时,传来阵阵的鞭炮声,同行的江苏赣榆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邵军告诉《农村金融》周刊记者,这是渔民在庆贺新的标准钢渔船正式下水。数百艘渔船在码头上一字排开,红旗随风飘扬,每一艘标准钢渔船的顺利下水和远海捕捞,都有着农商行对渔民的一份深情。
渔船抵押 破解渔民融资难
江苏赣榆素有“黄海明珠”的美誉。该地渔民“逐海而生”“靠水吃水”。该行邵军副行长介绍,海洋渔业经济是赣榆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已形成从育苗、养殖、捕捞、加工、流通到对外贸易一条完整产业链。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该行始终把支持渔业经济作为支农富民的重头戏,全力支持渔业经济发展。
在青口港刚完成新船下水仪式的王彩霞兴奋地对记者说:“有了农商行的信贷支持,今年我家这一条新钢船远海捕捞又可增收30多万元。”
王彩霞所说的信贷支持正是赣榆农商行推行的渔船抵押贷款。赣榆县是全国渔业百强县,渔船保有量3400余艘,直接从事海上作业的渔民有17000余人,但渔业捕捞投入大,风险高,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渔业发展的瓶颈。
邵军告诉记者,赣榆农商行针对这一现状,因地制宜,创新贷款模式,制定了《渔船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只要渔民持有渔业船舶所有权证书、渔业船舶抵押登记证书、船舶保险单等材料,即可办理渔船抵押贷款,贷款期限3年,贷款到期后客户可继续申请办理。
为了防范风险,该行限定的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渔船抵押金额及渔船保险金额,渔船保险期限不低于贷款期限,并设定该行为保险第一受益人并及时续保。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该行发放第一笔渔船抵押贷款,至今没有形成一笔不良贷款。
快速投放 架构绿色通道
走进赣榆农商行城东支行营业厅,“渔业贷款专柜”六个大字映入眼帘,在专柜旁边有4、5名客户正在排队办理业务。“昨天申请的25万贷款,今天上午就拿钱了,速度真快,我家渔船储备燃油正等着用这笔钱呢。”渔民徐大兵说。
为了能够更快满足渔民资金需求,该行在资金投放上,坚持快速、优先、便利原则,全面优化信贷办理流程,设立信贷专柜,安排业务能手,发放专项贷款,提升信贷手续办理效率。与此同时,在沿海支行全面推广“移动银行”平台建设,实行信贷人员“双人”到户,现场办理相关手续,完成贷款调查、审批工作,实现支农信贷“一站式”服务。
该行还公开服务承诺和服务标准,实施限时办结制,规定材料齐全的贷款从受理到办结两个工作日内完成,监察室不定期抽取贷户进行回访检查。
“四位一体” 提供全方位服务
船老大张勇山算了一笔账,一条200马力的渔船,出一次海大概要准备2000多条网、15吨柴油、20吨冰,加上工人工资、生活用品,至少要准备80万元,很少有船主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来。
邵军向记者介绍:“针对渔民资金缺口大这一现状,赣榆农商行在大力发放保证类贷款的同时,开办船网工具指标书质押贷款、海域使用经营权质押贷款、贷记卡现金分期还款等业务品种,多渠道满足渔民融资需求。”
除了大额资金缺口可以及时解决以外,渔民日常金融需求的便捷性同样是该行关注的重点。
“不是叫你去取钱买油桶吗,怎么又回来了?”苏广虎焦急地对妻子说。“钱取回来了,在码头边上的鑫鑫超市就能取到钱,里面还有验钞机,还能办理转账业务呢。”苏广虎的妻子高兴地回答。
记者了解到,赣榆农商行在沿海码头新增了12个农村金融服务站,配备12台A类点钞机,工作人员定期配送大额现金及零辅币,全力满足渔民现金服务;在重点区域新增4台ATM,增加定活互转功能、故障短信提醒功能、存折自助取款功能;在中贤世纪广场安装首台10元现钞自助取款机,积极打造支行、分理处、自助银行、村村通“四位一体”服务体系,为渔民生活、渔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