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6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普惠金融的先行者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积极践行“普惠金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明确写入“发展普惠金融”,既反映出中央对金融服务工作的聚焦,也折射出金融服务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作为扎根广大农村的“草根银行”,长期以来一直肩负并履行着发展“普惠金融”的重任。

    在云南省农信社60多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中,该省近3000万农业人口始终是其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和客户资源,“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定位决定了其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经过近10年的探索,云南省农信社已经逐渐探索出一套符合“三大工程”要求,集“信贷支持、结算服务、信息分享”于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贴近百姓需求 创新普惠信贷服务

    自成立以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处于标准银行体系服务盲区的“三农”、小微企业等群体。云南省农信社始终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放在信贷工作的主线位置。“三农”信贷方面,在完成“两个不低于”目标的基础上,云南省农信社结合当地农户实际需求相继开发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失地农民创业贷款、农村党员创业贷款、“金碧惠农卡”等多种涉农信贷产品,其中2006年推出的“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响应云南省政府鼓励个人创业的号召,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云南省农信社积极参与,先后推出了“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巾帼创业信用贷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金碧惠商卡”“金碧惠民卡”等一系列解决困难群众融资需求的信贷服务和产品。特别是2012年起与云南省委组织部联合推出的“基层党员创业致富贷款”项目(原“红色信贷”),已成为该省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利抓手。截至2014年末,云南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2209.19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63.39亿元,极大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

    由于“普惠金融”的属性在客观上决定了金融业务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回报率较低,要扶持弱势群体、做好信贷支持,必须立足长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云南省农信社抓紧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截止到2014年12月末,云南省农信社已为739.72万户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占该省农户总数的75.89%,共评定信用镇143个、信用村2351个、信用组近2万个。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云南省农信社降低了违约率,提高了收贷收息效率。另一方面,该省农信社将逐步构建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通过银政合作、银保合作、产品设计,建立风险基金、引入政府贴息、财政补助、商业保险等手段,把信贷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以保障普惠金融信贷服务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丰富服务网络 打造城乡便捷结算通道

    在整个“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中,信贷资金是水,银行服务网络是管网,水流是否通畅,是检验普惠金融是否落地的关键。云南农信用10年时间逐步建立了一套物理网点、互联网网络、电子机具三位一体,遍布城乡、连通全国、方便快捷的金融结算服务体系,在该省境内基本实现了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战略任务。

    目前云南农信营业网点、电子机具设备布设投放数量均为该省金融机构之首。云南省农信社在该省共布设营业网点2377个,其中承担了全省包括独龙江乡在内的111个农村金融空白乡镇的网点覆盖工作。当地山高坡陡路远的地貌特征,使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仍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山区老百姓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面对这一难题,云南省农信社制订了立足电子化支付网络的建设,将物理网络与电子化网络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协调发展,构建无死角服务体系的战略规划。

    首先,云南农信在全国农信系统率先完成基于互联网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的开发推广,使这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产品不再是大银行客户、城市居民手里的稀罕物、专属品,改善了农村客户的服务体验,下一步云南省农信社还将积极探索农村地区移动金融的服务运营模式。

    其次,云南省农信社在该省布放ATM自助取款机7074台,从2011年起每年均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目前云南省农信社机具数量占到了该省金融机构机具总数的35.74%,位居首位。2014年度云南省农信社ATM存取款交易就达到1.7亿笔、结算资金2204亿元,极大缓解了客户排队长、存取款难这一主要矛盾。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云南省农信社及时根据社会需要,主动融入社区发展,目前已在该省布设自助银行1739个,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最后,在服务最难延伸的村村寨寨,云南省农信社以惠农POS支付终端为服务手段,用5年时间在全省129个县区、10069个行政村布放惠农POS终端12745台,为当地百姓提供小额取款、转账、查询、缴费这些平日必须到几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乡镇才能办理的业务。为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体验,农信社还投入大量资源向前来办理该业务的客户赠送食盐、抽纸等日用品。截至目前,云南省农信社惠农POS共受理业务851万笔,交易金额63.78亿元。

    构建信息通道 加快农村金融知识普及

    在不断改善物理条件、硬件设施的同时,云南省农信社也深刻意识到,信息的闭塞、金融知识的匮乏已成为限制当地金融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的瓶颈,金融知识普及的工作已成为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由于老乡们对银行卡不了解,为了取几十块钱的补贴,不仅要长途跋涉,还要排长队等待,既耗费了金钱又耽误了时间,云南省农信社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长期性、大规模的金融知识普及行动。除利用传统的视频、宣传单、广播等手段宣传银行卡、自助设备、网上银行的相关知识、风险常识外,还发扬云南农信“背包银行”的办事精神,深入农贸集市、田间地头、大山深处,与老乡同吃同住,一边做宣传一边现场办卡。云南省农信社通过不懈努力,换来了各级政府和乡亲们的信任,“销折换卡”工作顺利进行,截至目前,云南省农信社共发放金碧借记卡2600余万张,居云南省银行业之首,为圆满完成120多项涉农补助资金的代发兑付工作提供了强力保障。下一步云南省农信社还将配合人社部门完成农村地区2500万张最具有普惠特性的“金融社保IC卡”的发行工作,为农村居民享受现代金融便捷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改变农村地区信息孤岛的局面,缩小农村与城镇在信息获取量方面的差距,云南省农信社已在1030个营业网点推广了“智慧农信”信息平台,通过“网点家”“惠农讯”“农信展”“掌上通”“商情汇”等5项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民生信息、产业信息、政务信息,扩展了老百姓的信息来源渠道,使他们能及时获取与自己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预计2015年将实现该省网点全覆盖,为早日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铺筑一条宽广大道。

    云南农信的发展与蝶变,离不开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关爱、离不开2000万农村客户的信任与支持,云南省农信社不断壮大自己反哺社会,努力谱写出云南“普惠金融”的新篇章。

(云南省联社供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