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续特别简单,没想到我的贷款这么快就拿到手了!”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杰达涤纶材料厂的朱明福一谈起江苏江都农村商业银行的“行政村整村授信”就乐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该行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积极提升支农支小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普惠金融主力军作用。
“高速致富”的金融引擎
朱明福经营的杰达涤纶材料厂,主要是回收涤纶废料,进行再加工。2014年夏天,他想扩大经营,但资金成了问题。他想到了一个月前江都农商行和村干部到厂里做了调查走访,并给予了授信。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该行,说明来意后,客户经理调阅了相关资料,立即给他办理了贷款手续,并在第二天就将50万元打到了他的账户上。
这是该行针对村级经济体对资金需求 “小额、分散、快速”的特点,推出的“行政村测评整村授信”的融资创新项目。
江都农商行董事长周加琪告诉《农村金融》周刊记者:“2014年4月,江都农商行以真武镇为试点,开展了‘行政村测评整村授信’工作,在扬州市拉开了‘批量简易授信’的序幕。该项目主要由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成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小组,对辖内所有农户开展金融需求大调查,从中发现和挖掘农户金融需求,结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根据行政村内客户的不良率对该村实行整村测评,采取‘批量简易授信’方式进行整村授信。”
2014年,该行已对真武镇6个行政村授信7556万元。目前,13个镇、273个行政村全面展开了“行政村整村授信”模式。
“葡萄花园”的活水源泉
“小小的葡萄让我们农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真要感谢合作社和农商行!”看着满园的葡萄花,社员们十分高兴。
富华葡萄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11年12月,由江都区林业管理站和扬州大学农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葡萄种植、销售,配套种植大棚草莓。目前已在滨湖村联塘组征地400余亩(租期15年),栽种了9个品种约3.5万株葡萄苗。
早在2012年春天,该合作社需要建立标准化钢架大棚300亩和1500立方的冷库,可是资金却成了“拦路虎”。该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得知这一信息,第一时间上门了解了情况,欲向其授信200万元,可拿什么作抵押呢?该行与当地政府部门经过大量的沟通与探讨,赶往外地学习先进做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大胆尝试以富华葡萄园的400余亩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向其发放贷款200万元,唤醒了农民手中“沉睡”的土地,在苏中地区率先开创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先河。
“养殖大户”的坚强后盾
“没有农商行的支持,就没有养殖厂的发展,天池乌龟养殖合作中心更是无从谈起呀。”小纪镇蒲塘村支部书记张志明告诉记者,他结缘农商行是2011年的春天。当时张志明的养龟场刚投入使用,流动资金短缺,眼看鳄鱼龟的饲料没有着落,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他急得团团转!江都农商行的客户经理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了养殖场,调查、准备资料,很快将30万元的贷款送到了他的手上。“那时我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雪中送炭!”张志明感激地说。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天池乌龟养殖合作中心步入正常轨道,产品的销路逐渐打开后,张志明便扩大养殖范围,从以前的美国小鳄龟扩大到日本鳖、青虾。养殖规模也从3个大棚扩大到了14个大棚,并配备了现代化养殖设备和生产流水线,实行喂养、饮水、捡蛋、粪便处理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流程。就在此时,由于多种原因,资金链再次出现问题,该行又一次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了200万元的信贷支持,使得公司得以正常运转。
2015年,张志明打算将大棚扩大到34个,带动30户农户一起养殖,并将小鳄龟的粪便进行精细化加工,生产成颗粒肥料。谈起村支书张志明,当地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夸他是一个敢想敢干,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好支书”。而张志明却说:“最应该感谢的是农商行,是他们一直扶持我,没有他们就没有扬州市小纪镇天池乌龟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今天,农商行是农民创业致富路上的坚强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