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6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扶农支小惠民生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普惠金融纪实
□ 富晓宇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自诞生至今,紧密结合省情、农情和社情,坚持“农民致富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市场定位,为缩小城乡百姓、企事业单位享受金融服务差异化程度,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使普惠阳光滋养了吉林省的每一寸黑土。虽然普惠金融概念提出至今仅有10年时间,仔细分析吉林农信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创新产品,完善服务,还是拓展渠道,无疑是对深入践行普惠金融的最好诠释。

    铸就品牌之基

    日益丰富的产品体系

    “多亏了农信社的‘直补保’,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有了这40万贷款,我就可以扩大养殖规模了。”家住吉林省梅河口市牛心顶镇河东村的金昌杰夫妇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承包土地360余亩,每年直补资金近8.5万元,雇工30人,拥有收割机、插秧机等大型机械11台,年纯收入45万元。为引入奶牛养殖,他们用粮食直补资金做抵押在梅河联社贷款40万元,预计未来3年可实现收入超百万元。

    金昌杰口中的“直补保”是指吉林农信国内首创并荣获“全国最佳农户金融产品创新奖”的“直补保”贷款,以粮食直补资金作为抵押,具有“无需联保、利率优惠、期限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自推出以来,由于覆盖面广、普惠程度高、社会效益好,已成为吉林农信的拳头产品。

    吉林农信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创新推出五大类、104个金融产品,初步形成了覆盖农村金融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吉林省农信社按贷款用途定制了“粮满仓”“菜农乐”“畜牧丰”“创业通”“助学宝”等贷款品种,实行“按用途授信、按种类发放、分别立据、专款专用”,不断满足农户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截至2014年末,农户贷款余额305.2亿元,占该省农信社各项贷款的18.36%。

    吉林农信积极探索研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试点工作,陆续推出了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和“四权”抵押担保方式,即大型农业机械抵押、林权抵押、农村住房及宅基地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扩大了农户贷款担保范围,满足了非信用户及种养大户的资金需求。

    由于中小微企业缺少合格的抵押资产,加上内部管理不科学、财务报表不规范,申请信贷服务经常被银行拒之门外。为此,吉林农信创新研发了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第三方监管存货质押贷款、经营性收费权质押贷款等新产品,同时也创新研发了“贷捷利”“商无忧”等特色贷款产品。

    目前,吉林省农信社已形成了由32个通用产品、4个专属产品、18个特色产品组成的公司类贷款产品体系。丰富的产品体系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

    惠风和畅之路

    宾至如归的优质服务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产品,同时必须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改善客户体验。

    吉林农信从简化办贷手续、方便农户办理入手,对农户贷款实行“一次核定、授信三年、随用随贷、循环使用”。农户可直接到信用社窗口办理各类贷款,办贷时间大大缩短,资料齐全最快1小时内放款。针对粮食销售延后的特点,吉林农信根据生产销售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实行贷款跨年约期,避免农户因贷款期限不合理带来还款压力,同时主动下调贷款利率,让利于民。吉林农信十分重视农民的诉求,努力为其提供更多实惠和便利。自2008年以来,吉林省联社连续几年下调农业贷款利率,仅此一项使农民减少利息支出25亿元左右。

    近年来,吉林省联社组织基层行社开展“送金融知识进农家”活动,广泛宣传信贷政策、信贷品种、办贷要求以及金融常识。同时,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活动,对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放宽、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的优惠政策。对信用程度较好的乡镇、村屯扩大信用户评定范围,将恪守信誉、没有不良记录的农户都纳入到信用户的范围,使更多农户享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优惠政策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截至2014年末,评定信用乡镇11个、信用村220个,评定信用户近100万户,授信234亿元。

    2011年,吉林农信启动了“圆梦”工程,与吉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开展委培合作,招录偏远乡镇贫困家庭子女。近年来,“圆梦”工程面向吉林省内99个偏远乡镇的贫困农村家庭,定向招收高考分数在300分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150人。

    2013年,“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从事救灾抗灾、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等社会公益项目。“慈善基金会”成立至今,共向社会捐款捐物1072万元。

    乘风破浪之帆

    覆盖城乡的多元渠道

    近年来,吉林农信一直把科技系统建设作为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依托功能完善的科技平台系统,全面打造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在全国农信系统率先推出微信银行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金融服务。

    吉林农信大力推广“智慧农村”手机支付业务,有效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2014年,“吉卡”发行总量突破800万张,跃居该省第三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突破100万户;短信金融服务签约167万户;与人民银行、中国联通合作,全国首创“联银快付”支付产品,累计交易168亿元;电子渠道替代率达到了45%。

    吉林农信以助农取款为突破口,以解决农民取款难为重点,依托“一个小卖店、一名信息员、一台POS机、一部电话”,在村屯建立助农金融服务点,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刷卡消费、查询、取现。日前,该省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金融网点全覆盖,打通了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助农金融服务点的设立,还实现了新农合、新农保的补贴发放。该省已经建设助农金融服务点5793个,实现取款、消费、缴费、转账等综合业务,全面开通农村金融服务“高速公路”,让不管是位置偏僻还是交通不便的村屯,都能享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吉林农信全面启动流动银行服务车项目,解决偏远地区、农村集市等金融服务空白点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