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务院亮八大举措促积极财政加力增效
强调推进农业等重点科目资金整合

 

    据新华社电 2015年临近半年窗口期,为更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进国务院已出台重大政策措施落地,6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亮出八项硬举措进一步推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此次常务会议的最大亮点是从改革和制度创新入手加快财政预算资金的执行进度,坚决改变资金使用“碎片化”,提高使用效益,确保用足用活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八项举措围绕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形成合力——对地区和部门结余资金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重点建设;推进科技、教育、农业等重点科目资金整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加强部门内和跨部门资金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支出和固化投向;将尚未使用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与新增债务资金统筹使用;对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实行目录清单管理;统筹协调预算编制和执行……

    白景明表示,这八项资金从制度创新收入倒逼各地加快执行预算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总的思路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长久稳定动力,而不是依靠短期投入刺激经济增长。”

    与目前正在推进的预算改革举措项目相比,八项措施在推进预算执行上措施更硬、力度更大,可谓亮出“狠招”。如第一项举措强调加快结转资金预算执行时,把当年预算和下年执行挂钩。国务院明确从2016年起,对上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较大的地区和部门,适当压缩下年财政预算规模。第三项举措则提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项目预算执行慢的,同级财政可按一定比例收回用于其他方面。

    八项举措另一大亮点是更有针对性。如明确提出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重点建设;强调推进科技、教育、农业等重点科目资金整合;提出在水利、社保等领域开展滚动财政规划试点等。白景明说,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当前保重点支出的调控意图,更有助于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

    此外,八项举措还着力破解难题,如提出推进科技、教育、农业等重点科目资金整合,旨在解决资金“碎片化”问题,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形成合力。“目前涉农资金整合大幕已经开启,解决资金碎片化就是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增效的体现,改变以往资金使用撒胡椒面的老问题,更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韩 洁)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