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认可领域再添科技支撑
本报讯 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组织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撑认证认可的评价分析、检测验证与有效性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5月21日在京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该项目是认证认可领域在科技部获得立项的4个“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之一。实施3年来,质检总局、认监委组织系统内外44家单位的400余人直接参与研究。
分析人士指出,该项目为建立和实施中国司法鉴定、法庭科学专项认可制度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构建国家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海上风电认证、合同能源管理认证、金融与物流服务认证等新的认证制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该项目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及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认证认可需求,以完善认证认可技术体系、提升认证认可技术能力、构建专项认证认可制度为目标。
(栾国鍌)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缺口庞大
本报讯 5月28日,北京国际食品及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展览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市场现有规模不足50亿,而需求量应该过千亿;到2020年,实验室和快检仪器设备及耗材,加上第三方检测的总量,应在万亿以上。
目前我国食品和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主要是:重金属残留问题、农药残留问题、兽药残留问题、食源性致病菌问题、真菌毒素问题、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这些问题目前可以通过色谱、质谱、光谱等实验室仪器做检测,也可以通过快速检测设备做检测。
据有关方面调研发现,我国食品行业的全产业链的监管,从监管方到企业方很多设备还没有运转起来,现在的年市场规模不足50亿元。这其中,实验室仪器设备及耗材约25亿元,快检仪器及耗材约10亿元,第三方检测量约15亿元。
(亦 简)
多部门联合打击网络食品谣言
本报讯 5月26日,在中央网信办、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等部门支持下,“净化网络环境、打击食品谣言”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企业和行业的相关负责人呼吁营造健康的食品安全网络氛围。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范小伟表示,网络谣言是网络一大公害,网信办正在筹建网络失信黑名单,并积极推动线下的法律法规适用于线上。
“这几年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很多,消费者为之恐慌,企业深受其害,政府部门也为此忙得不可开交。”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申敬旺表示,药监总局总结2013年12条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发现,其中8个与食品安全无关,都是谣言,可见网络食品谣言问题非常严重。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范小伟表示,网络谣言破坏了社会的信任感和政府公信力,食品谣言等涉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与整个食品行业发展,应坚决支持打击造谣传谣的行为。
范小伟指出,打击食品谣言要广泛动员,线上线下、多部门形成合力,行业协会、专家、食品企业、监管部门等要共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第一时间对食品谣言进行澄清。目前网信办也正在建立网络失信黑名单,将恶意传播食品谣言的网民和网站纳入黑名单,最大限度压缩食品谣言生存空间;对于屡次制造、散步重大食品谣言的不法分子,要依法依规予以严惩,形成震慑效应。
(胡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