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5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构建风险管控体系 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山东昌邑农村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纪实
□ 张友彪

风险可控创新模式

 

  山东昌邑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双稳”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发展质量与速度、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审慎经营,理性发展,初步建立起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全流程的风险管控体系,推动信贷资产质量大幅提升,各项业务呈现持续、健康、风险可控的良好发展态势。

    创新信贷管理模式

    近几年来,该行根据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开展信贷业务集中管理、四个中心建设、网点转型、流程银行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从打造流程、完善机制入手,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实践,逐步构建起“三纵五横”信贷管理架构,实现对信贷风险的全流程控制。

    “三纵”实现集约化。该行把信贷业务划分成公司业务、城区零售业务、农村零售业务三个条线,四个公司业务部、城区个贷中心,分别集中管理全行的公司类贷款和城区个人类贷款,涉农零售业务全部集中到一二级支行管理。

    “五横”实现流程化。该行把营销、审查、放款、贷后管理、复议“五个中心”分别嵌入到三个条线。一方面对每个条线的各个环节,都根据客户层次、业务种类、风险程度的不同,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对每个条线的营销考察、审查审批、放款管理等工作,都由专人负责,真正“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彻底解决过去客户经理一手清和贷前考察、贷后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确保流程衔接紧密、操作环节独立、风险管理到位。到今年3月末,该行违约贷款金额8149万元,年度违约率1.05%,违约率在潍坊农信系统最低,排名第一。

    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针对当前不良防控形势,该行从转化贷款产品、增强担保能力、强化违约惩戒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信贷资产质量提升工作。

    对新增贷款,把握“宽严适度、审慎投放”这一导向,夯实基础。该行对公司类客户实行分级管理,优先支持评级高、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不支持、其他银行退出的企业,坚决予以退出。目前,该行共评定一类客户109户,累计退出风险客户45户。在农村,该行继续扎实推进支农营销网络建设,并将农户贷款用信户数、用信金额纳入考评,推动农户贷款扩面增户。截至3月末,该行农户用信户数14530户、金额25.77亿元。

    该行不断加强风险审查中心建设,对风险专管员实行等级管理,将其薪酬与贷款营销挂钩,促进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协调推进。风险审查中心自运行以来,累计审查贷款12331笔77.3亿元,经审查退回120笔9021万元,经审查贷款的违约率仅为0.3%,风险防控效果明显。

    对存量贷款,从强化担保能力入手,缓释风险。当前形势下,联保体授信金额过大、担保能力弱化等问题,对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严峻挑战。该行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展联保贷款和各类信用联盟的拆分工作,应对和防范化解担保圈风险。目前,已拆分各类联盟200多个。

    二是自2014年2月起推行贷款抵(质)押折算管理办法,对达不到抵(质)押率要求的贷款,采取追加保证人有效担保及协议抵押的方式,强化担保能力。截至目前,该行共追加公务员及其他保证人6162人次、协议抵押土地3860亩、房地产60余套。三是自2012年6月份开始实施违约惩戒,在贷款出现风险苗头的初期就对责任人进行违约惩戒,督促其及早采取措施化解,同时对每月“零违约”的贷款相关责任人进行奖励,提高主动防控积极性,惩戒信贷人员共计465人次,经济处罚52万元;对“零违约”奖励共计1061人次,金额40万元。

    对风险的全面压降

    对不良贷款重在“严打”,只有严厉打击,才能对内调动员工清收积极性,对外争取执法部门配合,在社会上广造严厉打击赖账行为的强大声势。昌邑农商银行始终保持对不良贷款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不良“三包”政策,成立不良资产经营中心、不良贷款诉讼中心,充分发挥“黑名单”堵新收旧作用,加大清收力度;修订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办法,“松绑”与“严惩”结合,尽可能做到“失职问责”、“尽职免责”。

    转变清收模式,深入推行不良资产分级经营处置。为更好地发挥专职清收队伍的重要作用,该行自2009年起便设立了清收大队,在表内外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中一直发挥着明显的“顶梁柱”作用。为推动清收大队转型升级,2014年,在原有清收大队基础上,设立了不良资产经营中心,实现不良资产行内“经营”处置。到今年3月末,经营中心现金收回表内外不良贷款1177万元。

    突出人财物支持,推动法院、公安依法强制清收。该行通过采取内外联动激励措施,激发依法清收工作积极性。对内,实行诉讼工作补贴制度,减轻基层支行费用支出,提高依法清收工作积极性;对外,给予法院、公安一定办案经费,调动办案人员的工作热情。2014以来,该行共诉讼贷款1102笔2.6亿元,依法收回7351万元。

    审时度势,及时推出短期措施有效控新增压不良。该行一是2014年制定了《新增不良贷款时点上限管理工作制度》,有效控制了不良新增,成功锁定了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二是对已违约尚未形成不良的贷款及现有账内不良贷款,实施备案盘活处置政策;三是针对正常、关注类贷款欠息金额高、隐性不良贷款防控压力大的情况,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欠息贷款专项考核活动。截至目前,该行欠息贷款余额已经压缩至6500万元,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