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敖汉旗地处赤峰市东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年自然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风沙、干旱严重制约当地农牧生产发展。在敖汉旗几十年种树种草、防风治沙的建设中,沙棘这一抗风沙、耐干旱灌木树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延。在“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联合国环保“全球500佳”环境奖、“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的背后,覆盖了敖汉旗近2/3沙棘种植的蒙鑫沙棘种植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这个由敖汉旗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内蒙古蒙鑫农林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成立的合作社在升级敖汉旗野生沙棘资源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社、企共筑沙棘事业
“一边是沙棘果生产呈现原料短缺的迹象,一边是效益低下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被严重打击。于是,我们开始逐步意识到,做产业没有自己的基地或者不把基地加以保护并进行新的栽植,终有一天会断档的。”敖汉旗蒙鑫沙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内蒙古蒙鑫农林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香如今说起沙棘种植合作社的成立,仍坚定地认为这是合作社突围困难的一步要棋。
“我们敖汉旗从60年代就开始栽沙棘树,过去沙棘林归集体所有,后来实行分田到户。由于当时没有沙棘组织,逐渐地就出现沙棘树没有主人、农民不会管理等现象,导致沙棘有林面积逐渐减少。”据陈国香介绍,随着沙棘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沙棘资源的掠夺也日益加剧,单打独斗无规模可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沙棘产品深加工企业在原料供应上也严重受限。“所以我们提出,要做自己的沙棘基地。通过成立合作社把沙棘林统一管理起来,既能保护农民手中的沙棘树,又保证其收益;而对企业来说,原料供应得以保证之余,2/3的公司员工因为兼有合作社社员的身份,能拿到双重收益。”至此蒙鑫农林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合作社种植的沙棘果、沙棘籽为原料踏上了更为广阔的产业链延伸之路。
“沙棘树成果不成材,从育苗开始到结果需要3年时间。”陈国香表示,由于沙棘树生长期长、见收益慢,为了最大限度增加社员和沙棘种植户的积极性,合作社从育苗、栽植、管护、收购等各环节都有专门服务。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有年培育沙棘树苗30万株的100亩沙棘苗木培育基地、20万亩沙棘种植基地、专门进行沙棘林管护的护林员27名;对于新品种的推广栽植、管护储存,合作社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常规的大型培训,并提供种植补贴、技术服务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等。
同时,合作社实行契约化管理、订单生产,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公司则按照市场价收购;如果市场价格低于订单价,则仍按订单价格收购。此外,合作社根据农户种植面积确定其采摘和交售数量,在完成采摘和交售任务后,合作社还对树木的完好率进行考核审定,奖优罚劣。“公司拿出一定资金对合作社进行扶持,脱节了谁都做不好。”陈国香认为。
沙棘果神奇变身“软黄金”
“随着沙棘产品的深度开发,龙头企业实力的增强,大面积种植沙棘和开发沙棘高端产品势在必行。”陈国香表示,经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专供的沙棘果获得了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在企业的精心研发下,沙棘油的提取工艺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颗颗沙棘果“变身”为具有独特医疗保健功效的沙棘籽油、沙棘饮料、沙棘黄酮茶等系列产品。尤其是沙棘籽油,更是沙棘系列产品中的佼佼者,被誉为保健品中的“软黄金”。在品牌化建设下,被升级后的合作社沙棘果,以“尔东牌”的名号开始“纵横天下”。
为了把沙棘果变身成为“软黄金”,合作社在品种更新和硬件配置上不断调整优化,合作社20万亩沙棘基地种植“阜敖一号”沙棘新品种,今年计划再增加2万亩;蒙鑫农林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也对沙棘果生产线进行技改扩建,其中沙棘籽油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由原有的5吨增加至30吨,并实现了沙棘饮料生产线年产能力1000吨、沙棘茶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0吨。经过各条生产线深加工的沙棘系列产品获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出口许可证,并走出国门。其中,2014年沙棘原浆被出口至蒙古近400吨。“因出口带来沙棘原浆价格上涨,利润增加,合作社也会同步上调沙棘果收购价,让利于社员和沙棘种植户。”陈国香介绍。
“开发沙棘系列产品是解决敖汉旗‘三农’问题的切入点,近年来通过种植沙棘和发展沙棘加工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全旗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陈国香认为,沙棘产业的意义绝不局限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原料供给”这一层面,“组织沙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完成沙棘原料的供应和对沙棘产品的深度开发,所得收入反哺农业可以有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全旗经济发展”。
三效融合圆可持续之梦
“这个产业能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统一。”陈国香对沙棘产业的现实意效果甚是欣慰。
蒙鑫沙棘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陈国香介绍,仅沙棘果的营业额就由获得2012“中国50佳合作社”表彰时的1500万元发展至2014年的2300余万元,社员年均增收15000元。同时,通过蒙鑫农林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加工,更是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社会效益上,由于龙头拉动,沙棘果的附加值得以提升,合作社逐渐辐射带动了敖汉旗东南部山区及敖汉旗周边省市乡镇的农户参与到沙棘产业中来,推动沙棘产业走向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的发展。
同时,由于合作社的规范化、组织化的管理运行,沙棘种植在成为老百姓可持续经济来源的前提下,既保护了原有的沙棘林,又提高了农户栽植新沙棘树的积极性,使得沙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借助合作社的契约化管理,沙棘树得到了更加精细化的栽植管护,仅2010年沙棘果树、山杏树的完好率就同比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有效保护着当地的生态环境,恰似一个由沙棘果种出的生态梦。
合作社资料
内蒙古敖汉旗蒙鑫沙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敖汉旗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内蒙古蒙鑫农林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于2008年成立。入社社员113户,辐射带动200户。合作社的沙棘种植面积由最初的4万余亩扩至目前的20万亩,沙棘果营业额也由获得2012“中国50佳合作社”表彰时的1500万元发展至2014年的2300余万元,社员年均增收15000元。合作社以全体入社社员和当地沙棘、山杏种植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将当地丰富而特色的沙棘、山杏产品集中收购,并由蒙鑫沙棘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业链延伸,生产沙棘籽油、沙棘果汁等系列产品,将沙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领沙棘种植户从分散经营走向联合经营,从传统种植走上了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