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电商企业开始告别单打独斗,走向合“力”并发的新纪元。这既是总社自上而下的全局工作部署,也是各地供销电商企业自下而上的谋生存求发展之道。
5月7日,筹建中的中国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其他14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供销电子商务发展联盟。联盟包括9家省级供销合作社出资的电商公司和中国供销集团的 6家直属企业,他们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内进行电子商务创新的先行者。
同日,在总社举办的省级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培训班上,电商企业代表们传达出共同的心声——联合发展,抢滩布局。他们感受到形势逼人,又无限憧憬农村电商市场的那片蓝海。要应对各路知名电商下乡“攻城略地”的态势,大家都希望能合力而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和网络优势。
不一样的出发点
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纷纷进入农村市场,给供销合作社传统的为农服务业务带来不少挑战。很多县级社对这种紧迫感感受强烈。
江苏兴化市供销合作社这几年电商业务颇有起色,其副主任倪为荣说:“现在社会上电子商务如火如荼,供销合作社再不主动作为,抢滩布局,就会像当初坚守三尺柜台而不开展超市经营一样,失去一个历史机遇,供销合作社要成为农村现代流通主导力量的希望也会落空。”
“挑战就是机遇!现在不做电商,以后就没有我们做电商的机会;现在不搞电商服务,以后我们就将失去为农服务的阵地!”山东日照东港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尹茂聚在谈到为何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时如是说。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因体制僵化、经营方式落后而在农村市场一蹶不振的供销合作社,如今为农服务的“阵地”意识很强,而这种阵地正从实体网点拓展到网络空间。“更好地为农服务”成为各级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筹)董事长王正伟这样描绘全国供销电商平台的发展愿景——“我们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在3到5年后的农村,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通过电子商务更加便捷地生活,而供销合作社传统的为农服务业务也都能通过电子商务得以实现!”
“供销合作社的根本宗旨是为农服务,这也正是供销合作社全国电商平台区别于社会上其他电商平台的最大特色。我们要建的平台不是一个单纯的商品交易平台,而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王正伟强调,全国平台并不以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是把为“三农”服务作为最大价值。
全国供销电商平台的这一定位为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商奠定了核心价值观,更为供销电商企业下一步的合作构建起广阔而多元的空间。
王正伟认为,全系统对发展电商的认识应该从“要我做”转向“我要做”,应该意识到这是供销合作社推进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面。
从今年上半年各级供销合作社紧锣密鼓的综合改革部署中也可以看出,发展电商业务成为各地推进改革普遍采取的举措之一。
共创共享的平台
在培训班上,全国供销电商平台的初步建设方案也首次亮相。
“听说总社平台要上线了,我们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啊!”山西汾阳市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盛佳誉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雪源告诉记者,他们今年的发展重点就是电子商务,然而受资金和人才的制约,企业一直在是否搭建自有平台、发展重点是在平台建设上还是在电商产品研发等问题上有所争论。
广东新供销天润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瑞则反映:“程序开发、网页设计及美工、推广人员招聘难度大,培养周期长,这对还处于电商发展初级阶段的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困难。”
即便是一些已经在区域做得风生水起的系统电商企业也遇到发展瓶颈。浙江衢州市衢江区供销合作社党委委员邱吉煜告诉记者:“我们日用品下乡的‘乡村淘’业务发展很快,但农产品进社区的‘社区淘’业务却发展缓慢,原因就在于火力分散、攻势不足。我们既要做平台建设,又要做产品运营,还得做好社区最后一百米的配送,再加上城市农产品电商可选择范围较广,独自一家单打独斗实在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他说,他们特别希望全国平台能够尽快建好,组织起全系统优质的农产品货源,并辅以信誉保障和支付中介。这样县市级供销合作社就能专心做好农村最后一公里、社区最后一百米的具体落地运营及相关配套服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谋发展中。
“全国平台的搭建,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培训班上,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表示,还没有建起平台的供销合作社不必再浪费资源重新投入,已经建起平台的供销合作社则可以在借助全国平台拓展市场的同时,享受更多、更贴近供销合作社系统特点的数据支持、硬件支撑以及金融结算等服务。
据王正伟介绍,全国平台不仅有产品销售和交易功能,还有丰富的综合服务功能,可为基层社员和广大农民提供支付结算、农村金融、土地流转、测土配方、农技咨询、再生资源回收等多种服务。各地供销电商企业可以在前台开展丰富多元的差异化经营,并通过全国平台得到后台统一的大数据资源的驱动与支撑。
“全国平台是提供服务的总平台,提供面向基层的统一接口,集中基层分散的力量,塑造供销社的统一品牌和社会形象;全国平台不直接参与商品进货和交易。”王正伟表示,全国平台与各地已建平台的关系,是服务与融合,而非竞争与吞并;是共同发展和共创规模,而非相互制约和一网打尽。
差异背后的整合
面对各地供销电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王正伟表示全国平台绝不会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各地现状区分不同的对接方式。如在农村电商建设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入选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的地区,全国平台将投入资金用于当地信息化改造、物流分拨提升以进一步升级县级服务社、村级物理终端;在农村电商还未萌芽或者刚刚起步的地区,全国平台则将把重点放在启蒙、培训等方面。
“有了这个全国系统的大数据资源池,全国平台将积极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并充分吸收各地成功的模式,进行借鉴与推广,为各地方平台及客户提供发展机会,整合各方资源,助其增加收益。”王正伟介绍了后台一体化经营对各地供销电商企业的意义。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认为,东中西部区域电商尤其是农村电商,面临着重大的跨区域合作机遇。“浙江遂昌的赶街网、福建泉州的世纪之村早已跳出本地市场,向外省拓展,而山西乐村淘这样的后起之秀,也在积极占领本省农村市场的同时,开始向山东等地布局。”汪向东说。
王正伟对此十分赞同,他说:“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一旦形成特色模式,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复制到欠发达地区,从而实现‘先富带后富共同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互联网时代,供销合作社更需要以电子商务为推手,将系统内的优势资源有机融合、形成合力,以此为契机打造‘中国供销’品牌,提升供销合作社整体实力。”
“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方面,全国平台一定会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分步骤实施,我们的远景目标是最终做到商品有标准、品牌有标签、服务有分工及产品可追溯。”王正伟说。
据悉,在县域上,全国平台将重点扶持县市级运营中心和“最后一公里”综合服务站的建设;在省域上,平台则将把合作重点放在大宗农产品交易的引导方面。在各地供销合作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全国平台与各地供销电商还将通过相互投资入股的方式进行资本连接,并依托电商联盟共同引领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