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数字化育种技术可缩短玉米育种年限


 

    本报讯 5月16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与山东圣丰种业、甘肃省敦煌种业等9家国内大型种业公司签署了玉米分子育种合作协议。这是我国科企合作模式的一次创新,将为加快玉米新品种研发进程和保障国家种业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并为构建玉米商业化育种体系奠定基础。

    9家大型种企能齐聚山东农科院,吸引他们的是该院的“玉米数字化育种技术”。“我国玉米育种存在三大问题:现有品种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现有种质难以满足育种需求,现有技术难以提高育种效率。我们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育种新技术可缩短育种年限2—3年,节约育种成本30%—50%,下一步还将在小麦、水稻、花生、棉花等其他作物开展分子育种合作与实践,未来我们科企合作的领域将会更广泛。”山东农科院院长助理、研究员郭庆法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国家玉米产业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的组织带领下,山东省农科玉米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钻研,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自交系的分子标记数值化系谱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 建立了“玉米数字化育种技术平台”,可在分析摸清现有玉米遗传的基础上,以杂种优势模式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为依据,通过计算机模拟杂交,对现有核心种质进行改良和创新。

    经育种实践验证,该技术可以对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进行深度精准评价,实现了由盲目选材向目标设计选材,自交系选育由数量选材向质量选材、杂交组合配制由盲目大量配置向设计质量目标配制的三大突破。 

(种 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