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商务部发布《“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
力推电商进村 打通“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 日前,商务部颁布首个落实“互联网+”的专项行动计划——《“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指出,重点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进社区、线上线下互动、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安全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产业升级版。

    打通流通环节

    为电子商务提出硬指标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同比增长了3个百分点,其中,网络消费高速增长。2014年我国网络销售额接近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网络消费的迅猛发展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开展“互联网+流通”行动的必要性。《行动计划》提出,要以“互联网+流通”为载体,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公共投入和环境建设,推动传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释放消费潜力、激发行业活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

    《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硬指标,以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进社区、线上线下互动、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安全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产业升级版:力争在1到2年内,在全国创建培育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示范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创建60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150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打造50个传统流通及服务企业转型典型企业,培育100个网络服务品牌;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指导地方建设50个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完成50万人次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力争在2016年底,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万亿元,网上零售额达到5.5万亿元。

    电商进农村

    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行动计划》将规划重点放在农村电商、电商进中小城市、进社区以及跨境电商等方面创新流通方式,以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把电子商务进农村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首先是基于农村消费潜力巨大。据悉,“十二五”以来至2014年底,农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4年超过城镇。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农村消费潜力巨大。而且统计显示,电子商务新用户的贡献率三线城市达38%,四线城市达45%。由于当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快递配送、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尚与大城市有差距,若其物流基础设施得以提升,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有很大提升空间。

    为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计划》指出,将继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打造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总结经验做法并向全国推广。全面推广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推进农产品网上购销常态化对接。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面向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网络及渠道建设。

(大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