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的质量有了保障,加工环节也要提升。
在浙江松阳,茶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批批茶农转身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加工工人,一个个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多、散、乱、小的局面一时给茶产业提出了不小的难题。松阳适时启动“强龙兴农战略”,通过培育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逐步推进茶叶加工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努力培育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加工户转变生产方式,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工步伐。
2008年以来,一批茶叶龙头企业进军深加工领域,使松阳茶叶附加值逐年提高。
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率先开发了速溶茶粉系列产品,在抢占市场先机的同时也掀开了松阳茶叶加工领域崭新的一页。2012年公司就在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排名第31位;浙江茗阳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合作,共同研发以茶叶为原料的各类深加工产品,如今旗下已经拥有茶宁片、茶口含片等多个产品……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程,推行QS产品取证制度,扶持茶叶规模加工型企业的标准化生产线技改提升,推进全县香茶由单机作业向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的加工流水线转变;引导茶叶集聚加工,力争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全县80%的小型茶叶初制厂向加工园区和集中加工区集聚。去年以来,重点推进了茶叶加工规范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并出台政策对三年内达到规范化提升的初制茶加工户进行奖励。
2014年10月以来,在赤寿茶叶加工区块和竹客口茶叶加工区块启动制茶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共兴建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制茶标准厂房48幢,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硬件设施。
目前松阳已培育省级茶叶龙头企业3家,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厂4家,省级标准化名茶厂4家;全县优化改造了180多家初制茶厂,浙江碧云天茶业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先后共投入800余万元,建设了5条名优茶连续化生产线,实行茶叶加工的连续化、清洁化生产,为推进茶叶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