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高管限薪之后,降薪作用是否会在大行层层向下递延?是否会往国资色彩浓厚的中小银行递延?目前都是未知数。
银行薪酬像个小黑箱,很难把账完全算清。首先,银行实行年薪制;其次,在股权激励尚未完全启动前,薪酬结构包括四大部分:固定薪酬、绩效奖金、员工福利、长期风险薪酬。
第一是“绩效奖金”部分。绩效奖金的构成结构一般包括本职岗位的绩效薪酬、所属部门业绩完成度的浮动绩效薪酬和归于个人业务的奖励;每个部门根据自身业务要求会获得一套考评指标,中后台或与主要业务无关的支持性部门的奖金则按某种以全行平均数为参考的方式再做计算。
银行是个顺周期行业,大部分机构遇到了利润增速下滑、不良上升的窘境。也正是因此,倚重业务表现的“浮薪”部分有所下降已是难免。
其次是“员工福利”部分。在八项规定严格推行之下,大多数银行人士表示,“员工福利”项目不少被取消了。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银行的“长期风险薪酬”部分正在缩水。
事实上,“风险薪酬”是花旗银行首先推行的管理机制,不少银行是在近年来风险抬头的背景下才跟进效仿。某大行是从2013年的奖金发放开始扣下奖金的30%施行3年延迟支付;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是从2014年的奖金发放开始扣下奖金的50%施行3年依次5:3:2比例的延迟支付。
中信银行在2014年年报中披露:“本行中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奖金实行延期支付。”其中高级管理人员涉及的2014年度延期支付薪酬为126.99万元,职工监事涉及的2014年度延期支付薪酬为69.81万元。平安银行2014年年报也显示,该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部分绩效薪酬将进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期限为3年。
这一新机制本身,就意味着银行人士当年落袋的收入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