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4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适应改革发展新常态 选准为农惠农突破口
江西省南昌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打造为农惠农服务
□ 樊保仁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供销合作社紧扣市委市政府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战略目标,以“巩固提升、赶超发展,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为工作主线,积极推动新形势下供销工作更上新台阶。2014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商品购销总额214亿元,实现利税31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3%、10%。为适应改革发展新常态,市社重点在为农惠农上下功夫,着重选准抓好四个方面重点:

    一是选准基层建设的重点。按照省社要求,市社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县区供销合作社进行调研,订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县区供销合作社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切实履行起对此项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协调、资源整合、督促检查等职责。为按照省社提出的“十个有”标准,努力提升基层社经营服务能力,全系统现有基层社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达到30个,新建改建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184个,并认定了一批星级综合服务社,拓宽了为农服务领域。为不断加快流通网络建设,搭建服务平台,高标准新建了465个经营服务网点,其中,农资网点新增12个、日用消费品网点新增97个、烟花爆竹网点新增215个、再生资源网点新增131个、进一步提升了为农服务功能。

    二是选准技术服务重点,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坐诊把脉。目前正是春耕生产旺季,市社组织工作组一是深入开展“免费送肥、科学用肥、识别真假化肥”三下乡活动,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和技术服务资料2000份,为农民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服务600余次。二是切实加强农资供应中的监督、指导和调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的检查和监管工作,在系统内全面开展农资质量大检查活动,确保向农民供应放心农资。三是认真监管、指导、落实全市化肥淡季储备任务。至去年底,全市淡储补贴527.3万元,其中市级淡储补贴360万元,储备化肥6万吨,切实做到了平抑物价、惠利农民。四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全系统农业生产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联合合作。同时抓好农村流通实用技能培训。2014年全市系统共组织各类农民技能培训15场,免费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2000人次以上,提高一线业务人员在实际生产中的服务操作能力。

    三是选准联合合作重点,加大开放办社步伐。加强联合与合作,积极推动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在信息、技术、生产、加工和销售中充分发挥服务、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一方面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认真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申报工作,经评测、筛选,2014年在全市系统选拔了7家专业合作社申报为总社及省社示范社。南昌市绿色藠头专业合作社通过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标准化扩建及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社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面积达到3200亩,年总销售收入达1038.73万元,直接带动项目区农户1500户,间接带动项目周边蔬菜种植基地面积6000亩,充分发挥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专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与专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实现对接工作。积极参与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充分利用展销会、洽谈会、商贸会的平台,引导企业寻找商机,打造南昌农产品知名品牌。

    市社还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的新需求,按照“大连锁、小超市,大网络、小网点”的建设思路,按照农家店建设标准,改造整合现有经营网点,一是吸收社会经营网点加盟,扩大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并加强对已规范农家店的经营管理,打造统一的品牌和形象;二是广泛采取领办、合办、参办等多种方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同时,要充分发挥系统现有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等协会作用,尤其是加大对农村各类经营、农产品经纪人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2015年开展各类培训要达到2000人次以上。

    四是选准辐射能力强有发展后劲的项目,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全市系统为进一步加大发展后劲,坚持以大项目为依托,完善了申报总社、省社项目库工作。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扶持。经过多方努力协调,2014年共争取总社“新网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省级引导资金项目7个,争取资金495万元。新建县林恩茶叶加工改建项目总投资642.34万元,生产加工基地占地20亩,建筑面积逾1万平方米。通过项目的改建,可直接带动农户5200余户,年人均增收3000元,有力促进当地种植业、加工业、运输业、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高标准建设市级“新网工程”服务网络升级改造项目。高新区麻丘供销合作社以土地和店面资产评估出资置换的方式获得的麻丘镇商业中心的临街店面为依托,建立起了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日用消费品销售、庄稼医院、家电维修、通信代理代办等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极大的方便了附近居民生产生活所需;三是精心打造市社本级为农服务项目。为做大做强本级经济,壮大为农服务实力,市社计划由市社全资企业南昌市昌洪投资有限公司在红谷滩新区九龙湖片区投资亿元以上新建一栋“供销综合服务大厦”,打造成为全省供销系统重要的为农服务平台和农产品流通示范平台。

    为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市社对全系统去年24个列入了全国总社项目库的项目进行跟踪,制定项目推进方案,确保项目进展。一是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国家项目扶持政策的研究,充分把握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供销合作社的经营和社有资产的开发利用,积极谋划项目,适时择优选择优势项目进入项目库,切实做到建设项目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入库一批。二是不断提高项目效益。加强项目投资管理,强化项目论证,依靠专业的力量建设好项目、管理好项目、经营好项目。三是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积极选拔辐射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项目申报“新网工程”“引导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力争更多的项目申报数量和项目资金量。同时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多功能性和多重效果,推进新网工程向纵深发展,着力构建市、县有龙头企业,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连锁超市,村庄有综合服务社和便民店的发展支撑体系目标,使全系统网络体系做到在货源组织上创品牌、在经营服务上讲诚信、在网络配送上重规范、在服务模式上求创新。四是按照“3+2+N”服务模式,建设主体多元、功能齐全、便民惠民的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使为农服务内容向信息服务、养老幼教、旅游休闲、文体娱乐、咨询培训等服务领域延伸,用现代经营业态和服务理念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不断开拓供销合作社发展空间和为农服务新常态。

    (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