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4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苏溪镇里的农业致富“航母”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供销合作社组建农合联打造利益共同体
□ 本报记者 王 敏 文/图

苏溪供销合作社农资店庄稼医生正在为村民介绍肥料。

    上世纪70年代,“鸡毛换糖”的经历让浙江省义乌市成为中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带富了一方百姓。直到现在,义乌市苏溪镇的大街小巷还能看到“鸡毛换糖”的影子。如今,苏溪供销合作社继承“鸡毛换糖”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下称“农合联”),让各类生产、经营、服务主体聚集到一起,为苏溪镇打造了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服务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从前的基层社,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大本营。

    资源整合

    “农合联”联出大平台

    2014年12月30日,对于苏溪镇殿下村村民楼福兴来说比较特别。这一天,“苏溪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挂牌成立,而由他担任理事长的义乌市福兴水稻专业合作社就是成员之一。

    说起这个新成立的组织,楼福兴有点陌生,但还是充满了期待,因为在这个平台上,有生产资料供应商、合作社,还有七八家金融机构,他不用犯愁肥料、技术、销售,甚至贷款问题也可以轻松解决。

    在苏溪镇农合联95个成员单位中,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金融组织、苏溪供销合作社等48个涉农服务组织,还有22个村的47个种植户。

    “可以说,苏溪镇的农合联基本将本镇的优势农业资源全部整合起来了,让成员内部之间进行合作,将为农服务的功能最大化。”义乌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周建平告诉记者,如此大规模的联合还是第一次。

    正如周建平所说,农合联之所以能够把一个镇的涉农资源全部整合进来不容易,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委政府的支持。

    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出现,全要素供给和全产业链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为了解决为农服务资源碎片化、政府职能分散、服务效率低等问题,义乌市政府将农业局、林业局的部分涉农职能划到供销合作社,并由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市、镇两级农合联,供销合作社与农合联实行两块牌子一班人马,此举不仅丰富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职能,也大大提升了供销合作社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而苏溪镇农合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农合联鼓励普通农户通过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或专业协会成员进入到农合联服务体系,使供销合作社不断强化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周建平说。

    合作共赢

    打造利益共同体

    3月26日,在苏溪镇东青村,来自以色列的专家正手把手传授村民蔬菜的种植技术。眼前这片130亩的蔬菜基地是义乌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而这个公司正是苏溪镇农合联成员之一。“我们引进了以色列的技术进行种植,希望通过这130亩的基地,未来带动周边1000亩地的示范种植。”义乌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叶芬芳说。

    “农合联为义乌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推广的平台,而基地的示范种植技术又为周边的蔬菜专业户、种植大户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引导苏溪镇走上现代农业之路。”苏溪供销合作社主任骆坚旗认为,这是生产合作服务与示范带动相结合的典型案例,通过企业的技术示范,以点带面,进而推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虽然苏溪镇农合联仅仅成立几个月,却已展现出其资源整合的巨大优势,备春耕就是一个例子。“今年备春耕工作与往年比起来,服务更多样,针对性更强。”骆坚旗回忆,以前春耕时节,供销合作社只供应化肥,今年因为农合联有技术、金融等多方职能,农户享受到了科技、政策、种子、化肥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还为有困难的农户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往是供销合作社单打独斗,现在是几大部门联合起来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服务。”骆坚旗感慨,农合联让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距离更近了。

    联合就要合作。苏溪镇农合联将成员之间的合作作为未来工作重点,计划在苏溪镇开发区建立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积极引导经营业务相同、农业产业链相关的农民合作社加强联合,拓展服务功能、增强竞争实力。

    农合联的成立为苏溪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打入一针强心剂,他们在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的同时,强化了基层社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让农合联成为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周建平说,农村是供销合作社的根,农民是供销合作社的本,服务的方式在变,但本质永远是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