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安县供销合作社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通过串联专业合作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日用品连锁超市、农副产品购销网点、农资供应、电子商务等农村经济板块,成功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截至2014年底,安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发展了590个经营服务网点,联结带动农户1.5万户。
一站式服务网络
让农民消费不出村
近年来,安县供销合作社抓住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支持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机遇,对镇、村农资销售店、便民超市、庄稼医院等经营性实体进行整合,办成集科技推广、农资供应、日用品销售、便民服务等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社63个、农资配送中心2个、农资经营网点60多个,努力打造上下贯通、横向联合、城乡一体的为农服务新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服务基层群众,形成了“小网点、大服务,一个平台,多家使用”的格局,让农民消费不出村。
秀水镇农资配送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升级改造后的配送中心可辐射周边8个乡镇,配送率高达70%以上。
每年春耕前夕,该县供销合作社邀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亲临现场与农民面对面,提高其对正品农资的认知,以及对假冒伪劣农资的识别能力;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提供测土配方,以及量身定制试、契约式、订单式服务。
新型庄稼医院
为现代农业护航
今年2月中旬,界牌镇龙集村村民杨衍列家的油菜出现了油菜秆破裂的现象,他赶紧向“庄稼医生”罗建华求助。罗建华开出了治疗方案:隔三四天打一次菌核净,施一次硼肥。按照“方子”操作,几天后,杨衍列地里的油菜长势良好。
罗建华是安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界牌镇庄稼医院的一名农艺师。春耕备耕期间,罗建华每天都要接到近百个村民的求助电话,“大家咨询最多的就是关于种子和农药问题。”
新型庄稼医院是供销合作社及农资企业与农资个体经营户及专业技术人员组建的。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新型庄稼医院60家,每个新型庄稼医院都有庄稼医生持证上岗,除了“坐诊”,还提供电话问诊、上门问诊等服务。
“网络供销社”
打造农商对接平台
“终于卖完了!”今年2月初,迎新乡七一村1000多亩青菜销售完毕,村支书王华武舒了一口气。
半月前,通过安县供销合作社牵线,七一村青菜销售信息在“四川合作经济网”被专题推荐,一下子吸引来成都、重庆、广安等地众多客商。
安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供销系统流通网络健全、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多的优势,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指导成立了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首家生猪养殖合作社联合社,后来更进一步成立了安县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促进全县专合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联合、大合作,抱团闯市场。
为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近年来,安县供销合作社抓住互联网商业新契机,加快建设“网上供销社”,促进农村现代流通向纵深发展。
去年,安县惠安公司完成了B2C的平台建设,将已有的日用品网点、农资网点统一采用电子平台下订单;绵阳森泰公司和绵阳康途生物公司,通过入驻天猫、1号店等第三方平台,成功敲开了电子商务的大门,实现月均销售收入10万元以上;今年3月30日,绵阳森泰公司“好农”牌鸡蛋参加某网站“囤啦”销售活动,短短两天就售出6万余盒,销售额达200余万元。“作为党和政府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学习贯彻新出台的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决定,进一步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更好履行为农服务职责。”安县供销合作社负责人表示。